1916年,英軍地勤人員正在對即將起飛的戰鬥機進行最後檢查,注意戰鬥機機翼上掛著的東西,這玩意叫“普利爾火箭彈”,英國皇家空軍為了對付德軍反偵查氣球、飛艇和戰鬥機準備的,外形有點像竄天猴,但戰鬥部裝的都是高爆炸藥,破壞力非常強。
普利爾火箭彈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傳導棒既能起到固定火箭彈,同時也起到點火的作用,推進部的火藥劇烈燃燒,從而推動火箭彈向錢發射,有效射程115米。
從射程可以看出,普利爾火箭彈只適合近距離空戰,而且它可沒有什麼精確制導裝置,彈道非常不穩定,能不能打中全看飛行員的操作和運氣。
當時為了提供命中率,飛行員們研究出了俯衝式攻擊法,首先將戰鬥機開到目標上方,然後大角度俯衝,這樣能夠有效保證火箭彈的彈道平直,提高命中精度。
從1916年開始,一直到1918年德國投降,英軍使用普利爾火箭彈機會了不少德軍的反偵查氣球,而戰鬥機因為太過靈活,一架也沒有擊落。
從種類不難看出普利爾火箭彈的弊端,它只適合攻擊那些靜止或低速漂浮的空中目標,一旦碰上像戰鬥機這樣的靈活單位,想要命中幾乎不可能,因此一戰結束後,普利爾火箭彈就被淘汰了,英軍又再度用回機槍。
雖然普利爾火箭彈失敗了,但也為導彈的發展開了一個頭,後來50年代隨著導彈技術的發展,火箭彈再度回到主流航空彈藥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