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辛斌 劉皓然 柳玉鵬】當地時間9日,遭白人警察“跪殺”致死的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長眠於家鄉休斯敦。“某人總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是美國何時偉大過?為什麼現行體制如此腐化破敗?美國的法律框架彷彿就是為了要讓非裔失敗而制定的,它們必須被修訂。”弗洛伊德的侄女在葬禮上聲淚俱下地說道。然而,她質問的物件在9日這天依舊對種族議題保持沉默,不僅如此,還熱衷於炮製有關抗議的陰謀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稱,一名被警察推倒的75歲示威者是個“碰瓷”的,此番言論飽受批評。已經持續大約兩週的抗議活動逐漸趨於平和,然而弗洛伊德之死產生的社會影響正在顯現出來。“在美國的新聞編輯室以及企業董事會里,一場關於種族和歧視的‘新清算’正在進行,許多人第一次思索他們少數族裔同事面對的現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說,在地方政府,警務整頓工作正在展開;在國會,分歧嚴重的兩黨如今都在推警察系統改革方案;在其他國家,相關辯論與反思也正在進行。在美國的種族問題正受到全球審視的這個時期,美外交官們面臨著向同行解釋其宣揚的價值觀為何與現實“脫節”的艱鉅任務。然而,需要行動與道德指導的他們忽然發現:“蓬佩奧呢?”
《韓民族日報》10日說,數十年來,每當有非裔美國人因警察暴力而失去生命,就會引發美國社會強烈關注,並經常發展至爆發示威,但每次,事態都會漸漸平息,沒有帶來顯著變化。但這次,似乎有所不同。《華盛頓郵報》10日說,弗洛伊德事件後,社會各界愈發認識到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越來越多的人為少數族裔發聲,“黑人的命也是命”逐漸變為“主流”權益運動。紐約市長白思豪9日表示,該市將在每個行政區選擇一條街道命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
CNN牽頭進行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67%的美國受訪者認為刑事司法體系“偏袒白人”。同樣比例的受訪者也表示,種族主義是當今的一個大問題,而在5年前,該比例為49%。美國蒙莫斯大學的另一項調研顯示,57%的美國人認為執法人員更可能會對非裔人士過度使用武力,比2016年大幅上升23個百分點。共和黨政治顧問、民調專家倫茨表示,在他35年的從業經歷中從未見過如此劇烈的民意變化,“短短30天,我們就變成了另一個國家”。《華盛頓郵報》稱,這種局勢令很多權益人士意識到,美國當下正處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拐點,很多以往難以撼動的政策機制可能將得到改變。
全美多地已經展開警務整頓,或者表達了相關意向。據CNN統計,截至當地時間9日,紐約、洛杉磯、芝加哥、邁阿密、休斯敦、明尼阿波利斯等至少11座城市禁止或計劃禁止警方使用“鎖喉”擒拿手法。在州層面,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已叫停各機構對警員進行“鎖喉”培訓;紐約州8日透過“反鎖喉法案”,違反者最高或面臨15年有期徒刑。
據《紐約每日新聞》報道,紐約州立法機關9日做出另一項變革舉措,經表決廢除了1976年透過的《民權法》第50章a節(50-A)內容。此舉意味著將公開該州執法人員的“風紀狀況”,民眾可以得知他們的投訴記錄。不過,這項舉措遭到工會組織的強烈反對。CNN評論說,毫不誇張地說,這些變動日後將挽救美國很多少數族裔的性命。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日說,繼民主黨方面8日公佈警察系統全面改革法案後,共和黨方面9日也表示正著手製定該黨派的改革提案。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他們的提案要“回應弗洛伊德之死以及隨之到來的全國抗議活動”。CNN說,在分歧嚴重的國會,兩黨或能就警務改革問題“達成罕見的共識”。《紐約時報》稱,隨著11月大選臨近以及美國民眾對警察執法看法的迅速轉變,不少共和黨人與特朗普“鐵腕”應對示威的方式劃清界限,開始“傾聽民意”、著手改革。
白宮也準備採取行動。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特朗普最早將於11日公佈警務改革方針,其中既包括行政層面的舉措,也涉及立法層面。具體措施包括給多次違紀的“問題警員”建檔、改變執法策略手段等。但據知情者透露,白宮方面對於禁止“鎖喉”手法一事尚未達成一致。 “弗洛伊德的遺產在全世界迴響。”CNN10日以此為題評論說,弗洛伊德之死已經成為美國痛苦種族故事中的一則“寓言”、一個行動的“集合點”,其影響跨越了各大洲,在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引發辯論和反思。法國宣佈廢除“鎖喉”執法方式,英國倫敦市長表示要審查城市中的地標,以保證它們能反映多樣性。“從無人知曉,突然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人,弗洛伊德用他臨終前那句‘我無法呼吸’肩負起全球各地因種族壓迫而產生的痛苦。”CN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