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撞擊引起的設計革命
1866年7月20日,奧地利和義大利爆發利薩海戰。奧地利舷側炮門鐵甲艦“斐迪南·馬克斯”號趁意軍旗艦“義大利國王”號轉向時對其實施衝撞,用艦首的撞角在敵艦水線下方鑿出一個直徑5.4米的大洞,使其當場沉沒。這一戰果原本帶有極強的偶然性,當在當時卻引起了海軍設計界的轟動。
利薩海戰
有人據此認為:從風帆時代延續而來的舷側對敵戰術現已過時,以撞角為代表的艦首武器的攻擊力才是取勝之道。因此,從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以追求儘可能大的射界為目標的旋臺式炮塔逐步被拋棄,用可靠的前方火力取代傳統的舷側炮門艦成了新的發展方向。
英國設計出的“黑科技”
19世紀60年代後期,英國海軍新任造艦總監愛德華·裡德拿出了他的回應方案。在新完工的大型鐵甲艦“柏勒洛豐”號和“赫拉克勒斯”號上,裡德用6英寸厚的鍛鐵裝甲板在主甲板中部圈出一個四方形的盒式炮廓(Box Battery),炮廓側面的垂直防護向下延伸至水線附近的主裝甲帶,頂部也有1英寸厚的防護。在這個盒式炮廓的四角和側面都有射擊開口,其中各置入一門8-10英寸口徑的火炮,可沿橢圓形軌道移動。
扶桑號,看起來堪比海上巨塔
這樣一來,儘管炮廓內的火炮依舊無法朝對舷方向射擊,但在首尾兩個方向至少可以同時施放炮廓最頂端的兩門火炮,便於集中火力。日後隨著炮廓的進一步發展,其輪廓逐步膨出艦體之外,如此側面開口處的火炮也可向前後方做有限射界的齊射,在艦首方向最多可同時使用4門火炮。這種型別的鐵甲艦,通稱為“中央炮廓艦”。
西方輿論混亂,清政府“摸不清頭腦”
扶桑號模型
整個19世紀70年代,中央炮廓鐵甲艦在歐洲海軍中流行一時。1874年,剛剛在入侵臺灣事件中被迫讓步的日本派員前往英國,在薩慕達兄弟船廠訂購了3700噸的小型中央炮廓鐵甲艦“扶桑”號。對此高度關注的清政府一度打算如法炮製,買下土耳其在英國下單的兩艘4870噸的準同型艦,卻被另一種流行風尚所吸引——利薩海戰之後,與“舷側火力過時論”一併興起的還有“鐵甲艦無用論”。
以法國、俄國甚至英國海軍中的部分人士為代表,鼓吹以岸防炮艇、裝備魚雷和撞角的巡洋艦等成本較低的非對稱平臺對抗戰列艦的理念盛極一時。中國最終採購了10餘艘安裝一門艦首重炮的倫道爾式炮艇(蚊子船),成為混亂年代的一個縮影。
本文為大魚號獨家稿件,未經大魚號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