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那裡是為了保護歐洲、保護德國,德國應該為此買單……在貿易和軍事方面,美國已經被利用了25年。我們縮減軍隊人數,是因為他們不付軍費。”
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29日對媒體的表態。就在當天,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表示,美國計劃從德國撤出近1.2萬名美軍並對其進行重新部署。
而早在一個半月之前,美國總統便以德國“拖欠軍費”為由單方面宣佈了縮減駐德美軍人數的決定。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回應:“美國如果不願承擔全球性大國責任,歐洲需重新評估歐美關係。”
一時之間,各大媒體都用“德美關係裂痕加深”之類的字眼來報道兩國領導人的公然嗆聲。說好的跨大西洋盟友呢?
事實上,本屆美國政府任期內,德美兩國時常上演“兄弟鬩牆”的戲碼。而德美關係裂痕的加深,只是傳統歐洲盟友與美國離心離德的冰山一角。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日前轉載《歐盟-美國:新的地緣政治不和諧》一文,披露美國與歐盟國家的分歧和問題,已使雙方的同盟關係更為複雜化。
歐美關係到底怎麼了?雖說冷戰後的歐美關係時不時出現不和諧音,但雙方在根本立場上的高度一致和在共同利益上的密切聯絡,使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一直還算處於“蜜月期”。怎料一心想依靠美國來發展自身力量的歐洲,卻在本屆美國政府面前嚐盡苦楚。
在“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政策指引下,本屆美國政府任期之初,便開始拿美歐貿易不平衡說事,隨後又以向歐盟國家鋼鋁產品徵稅來施壓,以期迫使歐盟降低汽車進口稅、削減美歐貿易逆差。
此外,美法在數字稅問題上的分歧、波音與空客在航空補貼上的爭端、美德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上的齟齬……都讓人們看到美國傳統的對歐政策在“利”字面前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
經貿領域外,美國還在防務和安全問題上頻頻向歐洲盟友發難,雙方在北約峰會、慕尼黑安全會議等多個場合不斷上演“口水戰”。美國多次指責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在北約軍費開支上“不給力”,並威脅退出北約。如今,美國還以軍費為藉口,正式宣佈縮減在德國駐軍人數。
然而,德國也並非沒有自己的“小九九”。默克爾早在2017年便呼籲歐洲將安全問題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2018年,她還公開表達對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支援,呼籲成立一支歐洲軍隊和一個歐洲安全委員會,將歐洲大陸的防務與安全政策集中起來。今年以來,就俄羅斯重回七國集團問題,歐美的立場分歧明顯,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經貿和防務安全領域的矛盾使得歐美關係漸行漸遠,而奉行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退群”成癮的美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拆臺表現”更使得歐美雙方離心離德。
無論是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還是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美國的任性之舉都讓歐洲盟友的辛勞成果付諸東流。而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對世衛組織的態度上、在疫苗研發與分配的理念上……美國的一系列“神操作”不但令人瞠目,更把歐美間的分歧一次次放大。
有媒體援引歐洲分析人士的話稱,本屆美國政府處理對歐關係的方式是“毀滅性的”——將歐洲一體化設想為是對美國的直接對抗,因此認為分裂歐洲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美國大選後,歐美關係會逐漸迴歸正軌嗎?
事實上,歐美同盟關係正面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的雙重考驗,隨著國際和地區形勢的變化,歐美在各個領域的矛盾和分歧越來越多,已不可避免。
歐洲國家需要看清現實:過去那樣一味依賴美國、缺乏戰略思想、免費搭美國便車的時代已經變了。歐洲需要在新的國際秩序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與定位。
畢竟聰明人不會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