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部巴西新片拍出了女性的"苦難"

由 勞新忠 釋出於 綜合

最近,看了一部色彩斑斕的而內容有點痛感的巴西新片,推薦給大家。

影片是由“色彩感很強的故事講述者”——卡里姆·埃諾茲導演執導,並在2019年的戛納電影節獲得了一種關注大獎——《看不見的女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巴西,里約熱內盧,某個小城。

有一對彼此無話不談、感情很深的姐妹。

姐姐Guida活潑美豔,嚮往自由,她生活的夢想是嫁給愛情。

妹妹Euridice恬靜優雅,她擁有鋼琴天賦,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去維也納求學深造。

Guida最近認識了一位帥氣的海員,雖然言語不大能相通,但並不能阻礙他們熱烈相戀。

一次相會後,被愛慾包圍的Guida無法收住自己的心,和愛人私奔了。

而後,Euridice則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給了父親的富人朋友的兒子。

雖然她沒有做好準備,但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女性似乎沒有太多選擇。

所以,她被連線吻都不太擅長的有點“蠻橫”的丈夫,粗暴地拿走了第一次...

本以為勇敢追尋愛情的Guida會過不一樣的人生,誰知,像是我們聽說了很多遍那種熟悉的故事一樣,她遇人不淑...

即便是在懷孕後她也要決然離開渣男,孤身一人挺著大肚子回到了巴西。

可是,由保守的父親掌控的家,並不是她的溫暖港灣。

父親深以為恥,狠狠地羞辱了她,並將她趕出了家門。

更可恨的是,他還騙她說Euridice已經嫁到了歐洲...

Guida只好獨自一人艱難生活,很快,她就生下了一個嬰兒。

當孩子出生的時候,她百感交集,情緒複雜:既有害怕、嫌棄、厭惡,又有一絲驚喜、放鬆和茫然。

事實上,更可怕的是,接下來該如何生活?

所幸,Guida認識了一位女性朋友Filomena。

Filomena雖然是個妓女,但內心樂觀善良,她收養了很多孩子,並對Guida 提供了不少幫助。

她們相依為命,組成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

正如,Guida 所寫:「在世界的另一面,我創造了一個新的紐帶,與無條件愛我的人,這個家庭沒有血緣關係,只有愛。」

此後,開朗樂觀的Guida為了生活,開始在工廠上班換取微薄工資。

此時的Euridice,她的生活也沒有看上去那麼光鮮美好。

她先是不在計劃之內懷孕生子,之後,被困在所謂家庭的身份裡,無法去自由地追尋鋼琴夢...

此後的多年裡,姐妹倆彼此思念對方,卻從未見面。

Guida寫了一封又一封信給Euridice,但她都沒有收到。

Euridice也根本不知道Guida回來了,她委託人去尋找,一直未果。

期間,連委託人都不忍心再拿著她的錢繼續沒有結果地找下去,勸她放棄。

可她一直堅持著去尋找,因為對她而言,Guida是她疲憊生活的最後希望。

當Euridice通過了維也納大學的面試,她開心極了,乃至忽視了在她面前的丈夫的不悅...

父親也沒有表態當作沒有聽到,只有她的女兒為她開心:「那不是她的夢想嗎?」

另一面,Guida同樣對自己的生活無比失望,但她並沒有對Euridice 失望過,事實上,她們都如此深信對方正在過著一種她所希望的幸福生活,並都不會忘記彼此...

直到一天,Euridice收到了Guida死去的訊息,她在心灰意冷之下燒燬了她珍藏的Guida的物品,甚至是自己最愛的鋼琴。

這一刻,那個理想主義的Euridice已經死了。

剩下的她,只是生理意義上地活著,扮演著自己的社會角色...

有很多人說,同一個小區卻很難相見的事都時常發生。更何況是一個城市呢?

這讓我想起了《暗戀桃花源》中,在上海相愛的江濱柳和雲之凡,上海一別之後,幾十年來他們同在臺北卻不得相見且杳無音訊。

“緣分”作弄人的事太多了...

六十年轉眼雲煙,白髮蒼蒼的Euridice在丈夫死後,才獲知了真相,發現了Guida曾經寫給她的信。

兒子感慨說67年的婚姻何其美好。

然而,只有Euridice最明白一切都是謊言...

終於,她根據信中的地址飛奔而去,又看到了那張熟悉的笑臉,她忍不住撲上去。

原來,這女孩是Guida的孫女...

影片《看不見的女人》豆瓣7.8分,評論略有爭議,不可否認,影片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轉場略生硬,重在渲染主題而沒有提供方向性的出口等,但總體而言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尤其是它在對女性的關注方面充滿著引人思索的力量。

但我們不該在談到女性電影時就和所謂”女權“掛鉤。

事實上,Euridice和Guida 相互牽掛卻永生錯過,心懷夢想卻被無情壓迫的悲慘命運,與父權制度和當時的時代密切相關。

可以說,她們以及更多的“不被看見”的女性,都是被其扼殺了自己本該更加明媚的人生。

然而,影片對男性的形象的呈現有失偏頗,片中出現的男性幾乎都是負面的糟糕的,這點我們要客觀看待,尤其是當下有不少的不可思議的男女對立的思想存在,我們不要被片面的資訊所帶情緒。

往更深入的角度來看,這不只是女性的悲劇,更是所有個體的苦難,生而為人有著很多不易,充滿著無奈、悲慘、遺憾、錯過...

因此,人與人之間更應該多點溫柔和善意。

影片中,男性蔑視女性的理想和追尋自我,只是希望她們“安分守己”做好母親和妻子的社會角色。

事實上,這種關於父權和夫權壓迫的問題,雖然老生常談,但現在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依然存在,甚至更可怕的是,被壓迫的女性反過來再戕害其他女性。

在生活中,本更應該相互幫助,給予同性更多善意的女性,卻可能因為社會等原因相互傷害,這點往往容易被忽視,其實更應該引起關注。

影片的最後,終究,姐妹倆還是近在咫尺卻一生錯過不得相見...

但是她們並不孤單,因為在看不見的每一天裡,她們都心念著對方,在靈魂深處相互依偎。

正如,Guida曾經寫給Euridice的一份信所表達的那樣:

「我說了再見,Euridice,我想我被矇蔽了…

我應該說過我不會忘記你,或者忘記我已經做了很久的那個人,我知道你對我很失望,我的姐姐,我知道。

但是,我會彌補你的,我答應你,這是唯一能給予我力量的地方。

我確定我們會像以前一樣生活在一起,Euridice,一輩子。

愛,會讓我們在一起。」

愛,會讓我們哪怕是在不被看見的地方,依然能夠相守在一起,但是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鼓勵更多的不同的個體被看見。

片中的Euridice說過兩句讓人難忘的話:

當我彈鋼琴的時候,我就像是消失了。」

繼續找Guida,除了她我一無所有了。

或許,無論什麼時代,每個人都會被困在自己社會關係裡,沒有太多的自我。

所以,人都會懷念那些難忘的自由的時光,更不捨得丟掉珍貴的夢想,和心中為數不多的渴望。

事實上,一個人也只要還保留著自己內心的一份堅持,可以說,就沒有被生活所完全打倒。

但比起,個體堅守自我的艱難,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接納和包容,去鼓勵每一個個體去勇敢做自己。

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應該有自由追尋夢想、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保持自我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