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家中只有一個寶貝的小孩子,但我們的寶貝經常“無緣無故”的生氣,這可急壞了父母,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
首先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
孩子是我們父母的孩子,但是我們父母也可能不太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因為我們跟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向,角度是不同的,而且關注的重點也不同,小孩子可能因為覺得自己沒吃到糖就生氣,但是我們可能覺得糖不是特別好的,它太甜了,容易讓孩子長蛀牙。
這時候父母就會因為孩子不吃糖而高興,會因為孩子吃糖而生氣,但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給自己吃糖,他們會生氣,一旦吃到糖就會很高興。
然後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一下問題。
因為孩子跟父母思考問題的方法,角度是不同的,那麼這時候我們就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一下問題。我們可以想一下,在我們小的時候,如果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怎麼辦?
如果我們是孩子,我們在這個年紀遇到這個問題,我們那時候是生氣還是什麼樣的情緒,這樣一考慮,就會感覺到孩子心裡所想的,也容易去理解孩子。
孩子是需要我們父母去理解的我們一定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一下問題,把自己當成孩子,然後想一下孩子的心裡想法。
還有就是與孩子商量著看問題。
孩子會生氣,我們可以這時候詢問孩子為什麼要生氣,詢問孩子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也就是孩子生氣的根本原因在哪裡。我們這時候可以問一下孩子怎麼想,孩子怎麼做,然後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這件事情做的對不對,並且給孩子講一下其中的利弊關係。
我們可以看看孩子對這件事情是怎麼做的,然後看一下孩子以後要怎麼彌補,以後他會不會生氣,會不會遇到這些問題,然後有相同的情緒,如果有的話,我們就要儘量去避免這個問題。
最後就是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法。
我們問過我們的孩子他們想怎麼做,他們想怎麼做。然後我們應該把他們的想法和我們的結合起來,給他們最好的解決辦法。這時,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然後他們就可以很容易地聽父母的話,因為父母和孩子都願意真誠地交流,然後孩子就信任父母了。
我們可以給孩子講,我們希望孩子怎麼解決,然後孩子也可以給我們講講孩子想要怎麼解決,這時候可以讓孩子上一下我們的解決方法和他自己的解決方法哪裡不同。去讓孩子找一個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時候長到這麼大的,人的一生要經歷多種過程,這也是其中一個過程。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一步一步長大,一步一步瞭解自己的孩子,像小時候瞭解自己一樣,孩子都是自己生的,先天性遺傳說明了孩子很多地方與父母相像。
我們要幫助自己的孩子成長,希望每個家庭中,父母與孩子都可以相互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