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防汛抗洪新科技運用廣泛 綜合防洪體系存在短板

長江防汛抗洪新科技運用廣泛 綜合防洪體系存在短板

圖為,新聞通氣會場 徐金波 攝

中新網武漢7月20日電 (記者 徐金波)記者從20日召開的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在多年的防汛抗洪防洪實踐中,諸多新科技得到廣泛運用,但流域綜合防洪體系仍然存在諸多短板。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陳敏介紹,長江水文監測與預報技術當前取得長足進步,流域已擁有集衛星、雷達、水文報汛站、氣象站、水利工程站等空天地於一體的流域全覆蓋水雨情立體監測體系,地面測站數共計28993站,現已形成專業性強、覆蓋面廣的水文監測與預報站網以及成熟、先進的水文氣象預報業務體系。

同時,形成了自動化、智慧化的實時監測技術。近年來,透過建設投入和技術創新,整合完善了由水文測驗管理體系、服務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及質量控制體系等組成的長江水文監測體系。水位、雨量、水溫、蒸發等觀測專案全部實現自動採集、存貯、傳輸。流量、泥沙測驗利用水文纜道、水文測船及其他無人載體,透過流速儀等傳統手段、ADCP等聲學手段和雷達等電磁波手段,實現了半自動或全自動測流。

此外,水文氣象預報技術更加成熟、先進,監測預報預警平臺更加穩定、高效,並形成了嚴格的質量管理和值班值守體系,攻關研發出“基於人群屬性的應急避險智慧解決方案”等等。

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陳桂亞表示, 經過70年的建設,長江中下游形成了以堤防為基礎,三峽水庫為骨幹,其他干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等相配合的綜合防洪體系。隨著長江防洪體系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三峽工程及上游控制性水庫的投入執行,長江防洪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荊江河段防洪形勢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目前,長江中下游幹流和主要支流遇一般常遇洪水,可以安全度汛。當前長江流域已基本達到防禦1954年洪水的總體防洪標準。

但隨著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防災減災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當前長江流域防汛還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支流及湖泊防洪能力亟待提高。長江流域主要支流和重要湖泊堤防工程線長面廣,基礎薄弱、堤身質量較差,遇高洪水位管湧、滲漏等重大險情較多;且部分支流和湖泊尚未形成完整的防洪圈,加之防洪排澇能力嚴重不足,防洪能力偏低。近年來,主要以湖區和支流堤防發生的險情為主。連江支堤和湖區堤防在高洪水位長期浸泡下易發生險情,成為防洪工程的主要薄弱環節。

二是蓄滯洪區建設滯後。長江中下游42處蓄滯洪區中,仍有9處蓄滯洪區未完成圍堤加固,部分隔堤尚未建成或達標。僅有荊江分洪區、圍堤湖垸、澧南垸、西官垸、杜家臺等5處蓄滯洪區完成分洪閘建設,其餘均需進行爆破扒口分洪,無法做到及時及量分洪,分洪效率較低。基本完成安全建設的蓄滯洪區僅4處(荊江分洪區、圍堤湖垸、澧南垸、西官垸);正在開展錢糧湖、共雙茶、大通湖東、康山等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其餘蓄滯洪區啟用需提前將人員轉移至蓄滯洪區外。

三是防洪非工程措施仍不完善。流域洪水風險管理工作仍需加快推進,尤其是要加快重點地區洪水風險圖的編制及應用;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的執行維護還存在經費不足、人員培訓不足、裝置維修維護不及時等諸多問題;城市建設發展未能很好統籌防洪排澇問題;部分河流的洪水排程方案、部分地區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等方案、預案不能適應其當前實際的防汛要求,需要進一步更新完善。

為此,他建議流域各地在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同時,要立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進一步提升全抵禦水旱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一是加快開展岷江、嘉陵江、漢江、湘資沅澧四水、倒舉巴浠蘄、贛撫信饒修五河等主要支流及洞庭湖、鄱陽湖區重點圩垸堤防的達標建設,實施洞庭湖四水尾閭河(洪)道治理和鄱陽湖五河尾閭河(洪)道治理工程,提高支流防洪能力。

二是加快蓄滯洪區建設。抓緊開展蓄滯洪區圍堤達標和安全設施建設,重點建設12處重要蓄滯洪區,優先安排城陵磯附近錢糧湖、共雙茶、大通湖東垸和洪湖東分塊約100億立方米的蓄滯洪區及杜家臺、康山蓄滯洪區建設;加強蓄滯洪區人口管理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引導蓄滯洪區居民儘快遷入安全區,為蓄滯洪區適時運用創造條件。

三是不斷提高監測預報水平。不斷完善流域綜合監測體系,建立包含資訊彙集與儲存、資訊服務和支撐應用等功能的資訊平臺,實現全流域水工程資訊共享。深入研究中短期降雨的天氣學預報、數值預報、遙感預報及綜合性預報等方法。加強水文氣象集合預報、機率預報方法研究,逐步探索實時預報成果的風險和機率量化的可能性;加強中長期水資源量預報模型和方法研究。不斷提高水文預報精度,延長預見期。

四是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應用。利用大資料手段科學分析洪水地區組成規律,充分挖掘海量資料背後變數因子價值。將人工智慧等現代先進技術應用於暴雨洪水監測預報、防洪排程決策等方面,建立數字物理模型,全過程動態模擬水工程排程效果,支撐方案優選。(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968 字。

轉載請註明: 長江防汛抗洪新科技運用廣泛 綜合防洪體系存在短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