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族”和“丁克族”,晚年咋樣了?過來人訴說親身經歷,揪心
不婚和丁克,結婚和生子,到底哪個才算幸福?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結婚並不等於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不幸福”,這是近日民政局的一段走紅標語,對於現在的社會而言,結婚生子並不是唯一的人生選擇,也有很多人成為了“不婚主義”和“丁克族”。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 不婚族指的是那些經濟條件好,學識高,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終身不婚的人群,對他們而言,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生活更有吸引力。
- 丁克族指的是夫妻雙方具備生育能力,但主動放棄生育的人群,也就是無子女,獨享二人生活的家庭。
二者在我國的比例越來越大,但與我們傳統成婚生子的理念卻又背道而馳,那麼他們到了晚年會是怎樣的境地呢?
受訪人一:陳大爺,52歲,丁克族
“以前覺得自己最重要,現在總覺得孤獨。”
年輕的時候和愛人都不想要孩子,總覺得二人世界才最自由,現在年紀大了,就特別後悔當初自己父母走的時候說最遺憾的就是沒能見到孫子,仔細想想真的很不孝。
尤其是現在大家都有子女孫子盡孝,我看著也覺得羨慕。那時候覺得兩口子省下養娃的錢能養老,但我倆大手大腳慣了,現在的存款也不比人家養娃的多,不知道以後該怎麼過了。
受訪人二:王姐,50歲,丁克族
“遇到他之後,才知道能和愛的人生兒育女有多幸福。”
我是屬於典型的不婚族加丁克,但架不住緣分,30多歲遇到我先生之後就抗拒不了地想和他結婚,婚後卻一直要不了孩子,檢查才知道是我的身體問題。
雖然遺憾無法孕育孩子,但好在我和先生感情很好,兩人可以好好攙扶著清閒過一生,看著倒也比常人舒坦些。
受訪人三:程女士,45歲,不婚族
“我自己經濟獨立,生活富裕,但心裡總空落落的。”
我家境不錯,順理成章的富二代,家裡的財產都是我的,前幾年還能到處和朋友出去玩,現在每天就只想在家攤著,外人看我是閒雲野鶴清閒自在,可關起門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尤其是父母離開之後,感覺天地之大,我卻身似浮萍,沒有依託。
受訪人四:李先生,48歲,不婚族
頗有那麼點“坐擁萬里江山,享無邊孤獨”的滋味吧。
我屬於白手起家的型別,算是小有資產,但由於原生家庭的原因,對婚姻沒有什麼信心,這麼多年也是堅定的不婚族,雖然看著身邊朋友陸續結婚生子,生活步上正軌,我依舊是一個人有點落寞。
但更多的是自在和清閒吧,沒有感情糾紛也不用應付丈母孃,閒來就去釣魚旅遊,一個人的生活還是很肆意瀟灑的。
透過上面幾位過來人訴說的親身經歷,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丁克族還是不婚族,他們一般都有兩種結局——
1、悲劇結尾——孤苦伶仃無人養老
不管是沒有伴侶還是膝下無子,都逃不了越來越孤獨的晚年,畢竟人隨著年紀大了之後,身邊的朋友家人會越來越少,只能自己照顧自己,無法不早做準備,很可能老得“老無所依”的境地。
再者逢年過節,看著人家堂前言笑晏晏,子女和睦,自己卻形單影隻難免寂寞,兒女福分,相濡以沫,畢竟也是人間難得好風景。
2、圓滿結局——肆意享受自由生活
結婚生子,將來就難免要為伴侶和孩子勞心勞力,不婚和丁克也有自己最好的結局。
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伴侶和育兒的壓力,自己肆意享受了年輕的生活,老來經濟尚可,做好儲蓄型保險,為養老做好保障,有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晚年不必囿於帶孫子和婆媳關係,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在旁觀者看來,他們兩者晚年可能過得比較揪心,但生活註定是自己的,苦還是甜終究只有自己才懂。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認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其實不在於是否結婚生子,而是自己會不會打算。
1、是否有養老基金:不管結不結婚、生不生子,誰也不能指望子女和伴侶完全負責你的晚年,因此養老基金的儲蓄,是晚年健康生活的必需品,養老院、生活、疾病等等,都需要打算好。
2、是否真的想好了:很多人選擇不婚和丁克,其實是為了跟風,這樣的想法很容易在後期發生搖擺,反而錯過了一切最好的時候,比如遇到真愛想生育,卻錯過了最佳生育時間。
【幸孕說】不管是哪種生活,都需要自身做好考量,結婚生子不一定是困頓牢籠,不婚丁克也不都是晚景淒涼,但生活是自己過出來的,只有結合自身情況三思而後行,才不辜負這人世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