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口中的''為你好''真的是為他好?遵循3點原則,不要毀了孩子

從來只聽說過溫暖的父愛或母愛,但是見識過控制慾強的父母后,才真正見識到什麼叫窒息的愛。當父母打著''為你好''的幌子,替孩子去做決定的時候,可曾想過孩子是怎麼想的?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壓抑久了的心理,遲早有一天會爆發,當情緒爆發的那天就是父母與孩子關係破裂的時候,因此不要再以''為你好''這個藉口去幹預孩子的人生了。

案例:

小杉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在外面看來,小杉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家庭經濟基礎不錯,父母都是高中老師,很恩愛,但是隻有小杉知道,在這個家裡自己過得有多壓抑。

高三那年,小杉要填高考志願,小杉一直都是想當一個導遊,所以想在選擇志願的時候,報考了一個985高校的旅遊專業,父母知道小杉的想法後,強烈的反對,因為父母都是老師,所以他們想小杉也跟他們一樣,能夠成為一名教師。

導遊這個職業在小杉父母眼裡,是一個非常不理想的職業,吃著青春飯,穩定性也不強,老師這個職業受人尊敬,並且父母也有一些人脈和資源可以幫助到小杉,所以,小杉的父母勸說小杉選擇師範類學校,當一名老師。

''我們也是為了你好,當老師比當導遊強。''當這句話一出,小杉徹底的爆發了,''什麼都是為我好,小時候上補習班,是為我,不讓我和其他成績差的小朋友玩是為我好,學各種我不喜歡興趣班是為我好,什麼都是為我好,你們到底是為我好還是為你們自己好?我不是一個玩偶,我有自己的想法。''

小杉的話徹底的震驚到了父母,因為一直以來,小杉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辦的,沒想到居然在小杉心裡積壓了那麼多的怨恨,小杉告訴父母,之所以選擇離家遠的大學就是想要快點逃離這個家,選擇旅遊專業也是不想呆在父母的身邊。

小杉父母很傷心,他們想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對孩子的愛,孩子感受不到,然後還來怪罪他們。

分析:

小杉看似溫馨幸福的家庭,卻讓小杉感到壓抑,父母對小杉的愛充滿了控制慾,希望小杉能夠按照他們規劃的版圖去開始自己的人生,但是每個人都是有自己想法,當負面情緒積壓到一個頂點的時候,就是爆發的時候。

①小杉看似溫馨的家庭對小杉而言是壓抑的。

②小杉父母干預小杉的高考填報志願。

③小杉負面情緒爆發,家庭關係破裂。

你所謂的''為你好''真的是為孩子好?

1.孩子得不到鍛鍊

其實所謂的''為你好''就是家長幫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不用闖也不用去拼,只要按照父母說的去做,就可以比別人輕鬆,因為父母會把孩子成功的道路的一些阻礙清除,讓孩子走的順利穩當。

2.孩子逐漸喜歡妥協

父母把自己的希望,把家庭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按照他們的想法去生活,小孩子在小時候本來就沒有什麼基本的判斷力,父母讓自己去做,就去做,只要能獲得父母的誇讚,那就是好的事情,所以慢慢的妥協,只要是父母要的,他們就去做。

3.孩子變得沒有想法

父母所有的事情都幫孩子安排好了,孩子甚至連想都不用想,只管去做就好,這樣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沒有想法,沒有主見,只會執行命令。沒有主見的孩子只會人云亦云,長大以後也是難成大器。

育兒方向標:家長想要''為孩子好''要遵循以下3點

1.不干涉孩子的自由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應該有決定事情的自由權,其實對於很多事情,在孩子能夠明辨是非,懂得判斷的時候,父母不要過多的去幹涉他們的決定,因為就算做錯了,那麼也是孩子應該受的挫折,自己做的決定,自己來承擔後果,這樣才能夠培養他們的責任心,長大以後才會有擔當。

2.不干涉孩子的自我意識

孩子都是有自己想法的,孩子發聲說話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父母只需要把握好大的方向,不要讓孩子誤入歧途就可以了。不要總去幹涉孩子的想法,或是替孩子去做一些決定。父母未完成的願望終究就是遺憾,孩子沒有義務去實現。

3.對孩子要理解和尊重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的,他們擁有獨立的人格,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可以忽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童年的陰影都會伴隨一生的,不管孩子年紀多小,都要學會尊重孩子,可能他們的想法會很幼稚可笑,但是獨立思考是成長的第一步。

育兒悄悄話:

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落到人間的天使,純真無邪,溫暖著周圍的人。現在青少年的犯罪率越來越高,其實很大部分是心理原因,而這種心理的陰暗大部分都是源於家庭。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指導者,不是代替者也不是決策者。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的自由,讓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請相信,孩子一定會在父母放手的天空,劃出最絢麗的色彩。

育兒討論角:你會替孩子做決定還是會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16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口中的''為你好''真的是為他好?遵循3點原則,不要毀了孩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