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合夥人一方竟然是學校 大學生創業超市放手讓學生經營

  【新聞閣2015年07月28日訊】在母校的校園裡開了一家超市,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黃林俊的創業起點沒什麼特別的,不過他的“合夥人”卻十分獨特。超市只有兩個“股東”:一個是今年26歲的他,另一個則是今年剛滿“30歲”的中德職業技術學院。自2013年4月試營業起,到2014年底,中德學院的“大學生創業超市”累計創造了300多萬元的營業額和47萬元的利潤。全校師生近萬人,光臨這家超市的達到日均1600人次。

創業合夥人一方竟然是學校 大學生創業超市放手讓學生經營

  超市的運營狀況超出了黃林俊的預期。他3年前畢業於該校經貿管理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從實習開始,就在多家超市有過從業經驗。他知道,這裡的單店營業額,超過了一些名聲在外的零售業連鎖店。

創業合夥人一方竟然是學校 大學生創業超市放手讓學生經營

  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營

  “大學生創業超市”並非完全為了市場贏利而生——嚴格來說,中德學院當初的校長辦公會決定了這個專案。

  該校校長張興會對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2012年下半年,學校有意尋找一名有創業激情的學生,在校內真刀實槍地嘗試一個創業專案。專案可以很小,但最好能夠承接相關專業的教學實訓,最重要的是,要在校園裡培育一種創業文化。

  自創立以來,國際合作、校企合作就是中德學院發展的兩大支柱。現在,“創新創業”被視為第三個支柱。

  大學生創業超市的名字,寄託著校方的期待:在校園裡種下“大學生創業”的文化。

  黃林俊最初並不知道這些。2012年他大學畢業後不久,經貿管理學院的輔導員找到他,提出了學校的設想。讀大學時,他與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同學曾提出以班級名義在校內開辦超市的想法。


  但對於母校的邀請,黃林俊坦言自己有點猶豫。他已有一份工作,手裡沒多少積蓄,創業啟動資金要向家裡借。父母也想不通,在他們眼中,兒子大學畢業就該好好找一份工作,不要去冒險。況且,學校裡已經開了一家300多平方米的超市。

  因為喜歡“挑戰性的工作”,黃林俊最終決定辭職,與學校“合夥”。校方以場地、貨架、冷櫃等“教學實訓裝置”硬體投入,折價15萬元,佔股60%。他個人出資5萬元,擔任總經理,佔股40%。管理系主任李曉梅代表大股東,出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

  該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楊曉靜時任經貿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她對記者說,老師最初以為註冊“個體工商戶”即可,但校長張興會力主要註冊“有限責任公司”,透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讓師生真正創辦一家現代企業制度框架下的企業,來提升專業能力。

  這家公司最終定名為“天津莘莘學子商貿有限公司”,但註冊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我國當時還未推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註冊資本仍為實繳制,但黃林俊拿不出20萬元的註冊資本。楊曉靜和經貿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齊穎楠以個人名義擔保,借來20萬元用於公司註冊。

  根據校長辦公會的決定,該公司設立了董事會和監事會,該校經貿管理學院、資產管理處、財務審計處、招生就業處、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都成了監事或董事。

  不過,無論是董事長還是其他成員,更多地是按照公司治理結構要求參與管理,或從專業角度指導公司,並不直接參與超市的日常運營。按照校長辦公會的要求,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營。

  在這裡上課,沒有學生逃課

  2013年4月6日,沒有任何開業儀式,大學生創業超市“悄無聲息”開始了試營業。黃林俊從浙江金華請回同班同學張兵擔任超市副店長。他們是僅有的兩名簽訂勞動合同的正式員工。其他員工均從學生中招募,目前有13人。

  黃林俊測算過,日營業額3000元左右,超市就能盈利。試營業首月,平均日營業額在3500元左右,比他預想的多一些,但由於支出較大,沒有盈利。第二個月,日營業額達到了5000元,他們嚐到了賺錢的滋味。

  與此同時,黃林俊也遭到了“白眼”。訂製超市燈箱時,商家一看是個騎破腳踏車來的窮學生,對他愛搭不理。為了尋找質優價廉的貨源,他跑過很多批發市場。最困難的時候,超市因缺乏流動資金,洗髮水等日化用品一次只進5瓶。黃林俊曾從一家供貨商進了3萬多元的貨,結賬時缺錢,臨時向齊穎楠借了4000多元。

  現在,作為一家生意興隆的超市店長,黃林俊的地位發生了變化,經常有經銷商上門“求”他進貨。

  為了更好地適應校內的市場競爭,黃林俊也想了不少差別化經營的辦法:校內的電信營業廳很早就下班,他們就提供代充話費服務。他們還為師生代寄、代收快遞。店長和副店長甚至學會了修腳踏車,並免費為腳踏車打氣。

  大學生創業超市經營食品、飲料、文具、日化等10大品類1000多種商品,很多商品的價格比其他超市便宜10%到15%,實現了薄利多銷。

  由於與校方“合夥”,董事會決議,這家超市放棄了一個頗具誘惑力的利潤點:這裡不出售香菸及白酒。

  還有一點與其他超市明顯不同:店內懸掛著醒目的“實訓基地”標誌。從試營業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師陳少偉就在這裡上了《店鋪選址與開發》實訓課。兩年多來,《收銀與POS系統實訓》《客戶關係管理CRM實訓》等15門課程的實訓課時在這家超市裡完成。

  有時,超市經營與上課是一回事:會展專業的學生在這裡從頭到尾策劃舉辦了校園食品展銷會,大大拉昇了日營業額。既是促銷活動,也是學生作業。

  黃林俊也成了實訓課兼職教師。他感到自豪的是:在這裡上課,沒有學生逃課。

  點燃學生激情,植入創業基因

  公司開過多次董事會,其中的一次,是為店長、副店長確定了階梯式的績效薪酬標準。


  在最重要的利潤分配中,學校分走30%,放入學校創新創業基金,用於鼓勵學生創業。監事會分走6%,用於日常管理。經貿管理學院分走24%,其中一半放入學院的創新創業基金。黃林俊本人分走40%。拿到前兩年的19萬元分紅後,黃林俊以個人名義捐出10萬元,在經貿管理學院設立了“莘莘學子”獎學金。

  從2015年起,經校長辦公會審議透過,大學生創業超市完成了校內創業的孵化階段,從2015年起“出欄”進入市場運營模式。超市的營業面積從不收房租的50多平方米擴至計收房租的140多平方米,營業額也比上一年度同期增加了近一半。這塊“試驗田”被校方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2014年9月,中德學院1000多平方米的教工食堂變成了“創業坊”,定位為校內的眾創空間,為創業師生提供免費辦公條件和企業註冊服務,並且引入校外企業實現市場化運營。從2015級新生開始,創業課也被定為中德學院學生的必修課。

  張興會對記者說,從創新創業教育到設立專案競標,從校內“創業坊”實踐孵化到“出欄”走向津南校外創業實戰,中德學院希望構建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他說,高職學校的學生高考(精品課)分數相對不是很高,但是他們敢闖敢拼,學校鼓勵他們在技能人才的崗位上創新創業。

  有了創業經驗的黃林俊,向學校創新創業中心遞交了新的創業專案方案——天津一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營蜂蜜、茶葉等農產品銷售。全校共申報158個專案,首批篩選出19個,進入“創業坊”進行半年的預孵化,迄今已有5個專案註冊了企業。預孵化期滿後,優秀專案可推薦至校外的孵化器。

  該校創新創業中心主任、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志強說,高校的創業工作大都分散在就業、團委、教務等不同部門,為此單獨成立創新創業中心,在天津市是第一家。

  這個暑假,中德學院38名來自不同崗位的教師接受了“創業實訓師”課程培訓。從在校生和畢業兩年內學生中選拔出來的60名學生,參加了該校的第一個“創業經理人班”,接受96課時的創業培訓。在中德學院,目前已有多位教師帶領學生創辦了企業。

  在張志強看來,創業需要從上至下的推動,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熱情。在新的創業浪潮下,很多人有了創業衝動。他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去點燃學生的激情、夢想,植入一種創業基因。

  大學生創業超市現任副店長劉金報去年畢業後幹了這份工作,目睹了整個創業試驗的進展。現在,他躍躍欲試,有意回家鄉開一家自己的超市,創業去!

  (中國青年報)(騰訊教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85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業合夥人一方竟然是學校 大學生創業超市放手讓學生經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