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戴維·M. 格蘭茨,喬納森·M. 豪斯
譯:趙瑋 趙國星
1941年時,德國陸軍、空軍和黨衛軍擁有的近期作戰經驗、靈活而又充分放權的指揮體系與蘇軍相比有著很多優勢。但如果德國人並未像預期那樣快速獲勝,他們就不得不面對自己在持久消耗戰中存在的各種嚴重缺陷。首要問題自然是德國的人口還不到蘇聯一半。1939年時,德國只有大約8000萬,而蘇聯有1.65億。當然,這些數字實際上並不能完全說明兩國在受過訓練的官兵總量上的差距。
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將德國陸軍官兵數量限制為10萬人(另外海軍被限制為1.5萬人),所有人的服役年限都必須超過12年(士兵最低12年,軍官最低25年,以防德軍培養後備力量)。儘管德國人會玩弄一些小伎倆來規避限制,但1920—1934年間達到兵役年齡的青年(所謂“空白一代”)幾乎都沒有參軍受訓的經歷。即便是在1935年德國正式恢復義務兵役制後,營房和武器的短缺同樣限制了每年接受訓練士兵的數量。同理,空白一代中的志願兵也僅僅進行過8個星期基本訓練。這樣,儘管1941年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總數達到了將近700萬人(其中有300萬人在東線),卻幾乎沒有後備兵員。為了給“巴巴羅薩”行動組建最後的20個師,包括正常應於1942年服役的青年在內的三個級別義務兵役人員都在1941年5月完成了個人訓練,此時距離入侵蘇聯只有1個月;除這些師以外,還有不超過32.1萬的現役人員可以作為訓練有素的預備力量。不過這些兵員在對蘇戰爭頭幾個月裡就被用光了,之後也再沒有更多的補充。相比之下,當德軍發動進攻時,蘇聯除500萬現役軍人外,還有1400萬受過訓練的預備役人員可供使用。
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紅軍的預備役人員年齡太大而且接受訓練的年頭太早,無法與德軍後備人員相比,所以這方面問題不大。但由於《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軍人力儲備中也有很多人屬於相同情況。或許這10萬(陸軍)人員個個訓練有素,可還是不足以支撐起擴充後的德國陸軍和空軍。轉職的警察、奧地利軍官、超齡退團的希特勒青年團員以及之前爆發的戰爭都大大擴充了指揮人員的規模,然而第三帝國成立時間太短,無法讓這些人變成數量充足計程車官、連級軍官和營長,因此無法滿足大大擴編後的國防軍的需求。真正能勝任這類符合以上級別且成熟穩重而又經驗豐富領導人員(崗位)的主要還是那些在一戰中就擔任過類似崗位的中年人。1941年1月,德軍仍有50萬一戰老兵或在野戰部隊中服役,或在國內的訓練場裡任職,有些參謀軍官甚至早已年滿70歲。即使是高階軍官們,其歲數相對於自己的職務也往往偏大——1941年,德國野戰集團軍司令的平均年齡為58歲,軍長為55歲。紅軍則要年輕得多,他們1941年時集團軍和方面軍司令的平均年齡僅為44歲。這些老兵不僅會成為德軍的營連指揮人員,同時也是德國工業的技術和中層管理骨幹。除原材料和油料不足外,德國經濟還受到了勞動力短缺這一問題的嚴重製約。因此從1938年吞併奧地利開始,德國政府就在如何使用人力資源上搖擺不定,時而動員人們參軍打仗,時而復員部分人回家上班。但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段到1941年5月21日便再也玩不出花樣了。為了平息工業界的不滿,德國國防軍統帥部(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縮寫為OKW)下屬的國防軍指揮參謀部(曾用“國防軍指揮局”一名)釋出命令,表示熟練工人只需在1941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服現役——換言之,德軍希望能在4個月內擊敗蘇聯,然後就(讓這部分人)復員。
到1941年6月,德國工業已經需要依賴於佔領區內的300萬外國工人。隨著軍隊不斷徵兵,勞動力短缺的現象日趨嚴重。希特勒指望著能如前兩年那樣打贏一場速決戰,而非陷入持久戰。他的目光早已越過1941年的戰局,開始籌劃組建新的機械化和空軍部隊,然後接著在北非和小亞細亞地區開戰。
除了缺乏熟練工人外,德國工業發展還受到原材料匱乏和希特勒野心的制約。作為一個政客,他既需要大炮也需要黃油,還必須用消費品哄老百姓開心。以上這些事實,加之德國人並未預料到入侵波蘭會引發世界大戰(的想法)意味著該國工業根本沒有能力(更沒有想過)為整支軍隊提供武器裝備。優先順序最高的是德國空軍,可即便是這個如傳奇一般的軍種也只是一支戰術力量,採用4臺發動機的轟炸機等遠端戰略飛機少之又少;黨衛軍等被看作精銳的部隊佔據了第二優先順序,儘管其數量在1941年時相當有限。這也就代表著德國陸軍根本沒法成為一支完全機械化或者哪怕是摩托化的作戰力量。除34個裝甲/摩步師外,他們絕大多數在東線部隊的裝備和在上次戰爭(即一戰)中差不多;步兵使用兩條腿行軍,炮兵和後勤部隊則是靠牲口拉車——第一批入侵蘇聯的德軍部隊至少裝備了60萬甚至75萬匹馬。為了準備1941年時的侵略,德國人在波蘭佔領區徵用了大量馬匹和1.5萬輛農用馬車。不過草料同樣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後勤問題,尤其是這些歐洲重型挽馬需要吃飽肚子才能拉著大炮穿泥過雪;而且此類馬匹和德國的火車頭一樣不能適應俄羅斯的嚴酷環境,特別是在冬季。
德國不僅存在以上方面的問題,就連為了給部隊提供足量裝備往往也得東拼西湊。於1940—1941年間新組建的部分部隊裝備了大量繳獲的捷克坦克和火炮,以及產自法國的卡車。比如第6、第7、第8、第12、第19和第20裝甲師便主要裝備捷克38t型坦克;第3摩托化步兵師、第11和第20裝甲師擁有很多法國卡車,儘管這些車輛並不適合長途駕駛,無法滿足閃電戰進行長途奔襲的要求。另外,德國人更沒有能力為入侵蘇聯時提供側翼掩護的僕從國軍隊哪怕象徵性地供應一些現代化技術裝備——結果就是這些僕從軍根本沒有為蘇德戰爭中作為主流的高強度機動作戰做好準備。
德國人在佔領的西歐和中歐透過徵用商用卡車的方式彌補了車輛不足,但由於缺乏相應的零配件、指導手冊和工具,這些車輛的故障率相當驚人;即使是那些裝備德制車輛的部隊也沒有足夠的維修能力來應對這樣一場大戰。與普通汽車不同,坦克和裝甲車輛是很複雜的技術裝備,出現機械故障(的機率)更頻繁,還需要對其進行大量的維護保養工作。
對德制坦克的不斷改進更是意味著每個坦克營/連皆存在各種不同的型號,而且其零配件往往不能通用——有一次統計(的資料)表明德軍入侵蘇聯時裝備了2000多種車輛、170多型火炮、73個型號的坦克和52個型號的高射炮。備用零件和受過訓練的維修人員總是處於極端匱乏中,而且很多需要大修的車輛都必須送回德國國內的工廠(至少在頭半年如此)。甚至在1939年波蘭戰役那相當有限的路程裡還曾出現因過度使用裝甲部隊,導致整整一個摩托化軍需要大修(但未及時修理)而到戰役末期集體趴窩的場景。而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戰場範圍還要比波蘭大得多。一些在1941年6月進攻蘇聯的部隊(尤其是南方集團軍群部隊)曾經於春季參與巴爾幹戰局(斯大林鼓動南斯拉夫發起反德政變後)。兩次行動(入侵波蘭及進攻蘇聯)之間他們當然有空修理裝備,然而在進入遼闊的俄羅斯平原前,其備用零件和坦克履帶肯定都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簡而言之,德國國防軍是支典型的西方軍隊,他們的目標在於利用機動優勢發起進攻並贏得速決戰——必須速勝,否則一切都是一場空。
本文摘自《巨人的碰撞:一部全新的蘇德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