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一界·連環炮
今年的8月5日是印度廢除憲法370條款、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特殊地位的一週年紀念日。
一年來,印度方面不斷致力於打壓當地穆斯林群體,試圖改變印控克什米爾人口結構,以期“完全消化”這一地區。
值此敏感時刻,印、巴雙方又是動作頻頻,克區局勢再度緊張。 最近的克什米爾,可不怎麼太平。
首先,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和手段都越來越強硬。
巴基斯坦各界在8月5日組織了 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在巴首都伊斯蘭堡、主要城市卡拉奇等地,都舉行了關於克什米爾問題的大遊行,以示 反對印度擴張主義、抗議印度損害印控克什米爾人權的行為。
巴總理伊姆蘭·汗更是搶在8月4日向該國人民發表影片講話,宣佈他已經 批准了新的政治地圖,其中包括整個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而這一版的新地圖很快就會在學校等場所投用。巴外長更是直言:“有朝一日,這張地圖將成為巴基斯坦永久地圖。”
對此,印度外交部則發表宣告, 嚴厲譴責巴基斯坦新地圖是“政治荒謬的體現”。
兩國官方隔空對嗆、唇槍舌劍不斷,而民間更是群情激憤, 克什米爾地區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再度水漲船高。
其次,莫迪治下的印度民族主義情緒高漲。
5日當天,印度總理莫迪不顧爭議飛赴阿約提亞 出席羅摩神廟奠基儀式並發表講話。
這一印度教寺廟建址地點特殊,曾多次引發宗教衝突。神廟的廣告甚至還出現在了萬里之外的紐約時代廣場。
顯然,莫迪此舉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畢竟 這座神廟見證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數十年的宗教恩怨,有外媒甚至表示:“這座印度教寺廟可能是幾十年來印度政治中最激烈、最不和諧、最具爭議性的議題。”
究其根本,克什米爾問題其實是宗教問題和民族矛盾糾纏在一起的結果——印度教徒的排外行為和穆斯林的獨立訴求。
莫迪選在此時以總理身份參加此次活動,勢必會加劇克什米爾地區的緊張局勢,這也因此引發了穆斯林以及部分印度媒體的批評。
此外,克什米爾內部也是動盪不安。
過去一年,在印度政府的控制下,當地 政客被大量囚禁, 網際網路被封鎖至今也未完全放寬, 重兵仍部署在該區,記者採訪還會 被查問甚至拘捕。
而隨著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滿一週年這一特殊日期的日益臨近,連日來,印方更是在當地實行了 嚴格的宵禁政策。
印度政府採取的大量鎮壓措施惡化了克區社會環境,更加劇了當地人民的反抗情緒。
8月6日,印度總理莫迪所屬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的一名政客在克什米爾的庫爾加姆地區被槍殺,而 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第四位被襲擊身亡的高官了,克區緊張局勢可見一斑。
無疑, 莫迪一直試圖以平和的氛圍掩蓋其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統治。然而事實證明,這不過是徒勞。
時隔一年,克什米爾問題不但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而且還有進一步加劇的危險, 這都與莫迪挑起的宗教和民族矛盾分不開。
不得不說,莫迪真的很懂得利用國內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情緒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
當前,印度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激增,經濟發展持續低迷,與周邊國家外交衝突頻發,反對派陣營的批評也日益尖銳。
面對這些政治問題, 莫迪政府自知無力轉圜,只能尋求他法。
或許是師承美國,莫迪正好抓住此刻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在這一敏感時期,借克什米爾問題炒作,以期轉移國內輿論視線。 莫迪政府關注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社會議題顯然有助於其分散壓力並贏得選民的政治支援。
印度批評人士認為,莫迪正以印度2億穆斯林為代價,將印度改造成印度教國家,此言得之。
但歷史和現實終將證明,盲目極端的民族主義和排外情緒只會引發更嚴重的宗教對立和社會衝突,羅摩大神是救不了印度的。
大國政治博弈之下,苦的還是克什米爾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