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80後”“90後”“00後”的志願服務“樂章”

  新華社天津3月4日電(記者尹思源、郭方達)有人說,志願活動也許是無法收回成本的付出,但對生活的熱愛與肯定,也許恰是志願活動最好的報償。在“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即將到來之際,看看這些“80後”“90後”“00後”,演繹出了怎樣的志願服務“樂章”。

  “80後”的她,是49位殘疾人的“大姐”

  在天津市寶坻區一家名為“超有愛”的乾洗店裡,小吳正將大衣小心整齊地套上熨燙機,雙腳控制機器出風開關,右手拿著熨斗,左手熟練地調整著衣服的位置。一點看不出來這個手腳靈活、幹活麻利的小夥子患有智力障礙。

  “大姐教我們製作拖把、製作十字繡,今年又教我們洗衣服,我們在這裡工作,就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小吳說起話來有些口齒不清,但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小吳口中的大姐叫田麗超,是一名“80後”。在過去的三年中,她用毫無保留的愛和付出,幫助49位智力障礙的特殊青年。

  2016年的一天,經營著一家養老院的田麗超在養老院門口遇到一個走失的女孩,翻看女孩衣兜內的卡片發現她是一位來自寶坻區培智學校的智力殘疾人。“我要做些什麼來幫助這些孩子。”從那時起,田麗超就萌生了幫助他們的想法。

  “送學習用品、去做志願活動,做了很多事,但覺得都沒能徹底解決他們最核心的需求。”田麗超說,“他們最需要的不是在學校裡生活得多好,而是從學校畢業後能夠在社會上立足。”

  說幹就幹!2019年,陽光福樂多助殘就業基地成立,田麗超跑遍了寶坻區大大小小的村鎮,讓幾十位和小吳一樣的培智學校畢業生住在了助殘就業基地裡。

  “這些孩子能幹多少活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田麗超說,“幫孩子們把社保都上了,是我想的最遠的一件事,現在已經在逐步推進。”

  “90後”的他,要把“非遺”技藝傳播開去

  “‘點’就是點點貼嵌,‘翠’就是翠鳥的羽毛,點翠工藝是一項中國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美麗的翠羽起著點綴美化金銀首飾的作用。”在一節面向青少年的“非遺”文化課上,談及點翠工藝,李靖娓娓道來。

  作為一位“90後”點翠工藝的“非遺”傳承人,李靖還是天津市北辰區果園新村街“半畝方塘”“非遺”青年志願者團隊負責人。這個二十幾人的團隊,把街道辦事處的幾間文化室當作“教室”,每逢週六,便會組織志願課堂,為周圍社群的孩子們講解各類“非遺”知識。

  “有些家長聽說我們有志願課堂,讓孩子在我們這上課。”李靖告訴記者,疫情期間課堂變成了線上,但該上的課程,孩子們總是一節不落。

  遇上剪紙、繪畫等實操性強的課程,教孩子們動手體驗,也是課程的重要一部分。孩子們的作品儘管稚嫩,但卻充滿熱情,一幅幅剪紙和繪畫,都被社群裝裱起來,掛在了文化牆上。居民的口耳相傳,小教室容納不下更多的孩子,為此團隊在多個社群開辦了流動教學點。

  挖掘保護散落在民間的各項“非遺”技藝,則是團隊的另一項重要工作。“許多潛在的傳承人,既沒有保護技藝的意識,也不懂怎麼保護,使得很多寶貴的財富無聲無息消失了。”李靖介紹,對於有價值的傳統技藝,團隊會協助其進行“非遺”申報以及歷史留存,目前已有多項技藝在團隊的幫助下獲得了“非遺”的認定。 

  “00後”的他們,在冬奧賽場揮灑青春

  “運動員一瞬間就從我面前滑過去了,感覺比風還快!”熱情洋溢的李子航是河北工業大學冬奧會志願者團隊的一名成員,也是不折不扣的“00後”。在這個兩百多人的團隊裡,像他一樣的“Z世代”是絕對主力。

  給越野滑雪等專案做保障支援,是他一段時間以來的工作。“在一邊看到運動員完賽,高舉雙手的那一刻,是很容易共情的。”回憶起志願工作,他意猶未盡,“衝過終點線,享受挑戰自己的快樂,可能這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一種體現。”

看看這些“80後”“90後”“00後”的志願服務“樂章”

河北工業大學冬奧會志願者團隊部分成員在冬奧會賽場外合影。受訪者供圖

  對於團隊裡同樣是來自河北工業大學的張怡來說,做志願活動早已成為了一種習慣。“我還記得初中的時候第一次參加慰問社群老人的志願活動,當老人對我說謝謝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的在做一件值得堅持的事情。”

  在冬奧志願活動告一段落後,張怡和其他部分成員繼續留守,參與到了冬殘奧會的志願服務當中。

  “做個公益基金?”“創立一個志願者組織吧!”“我肯定還會繼續的”……問及未來的打算,這些“00後”還沒有清晰的規劃,但話語中透露著堅持,眼神中流露出堅定,他們的志願服務故事還在續寫。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83 字。

轉載請註明: 看看這些“80後”“90後”“00後”的志願服務“樂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