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2月16日文章,原題為“否認脫鉤:日本公司把賭注押”。在中國 1978年,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日本大阪參觀松下公司的工廠,他向公司董事長松下幸之助提出一個無法拒絕的邀請:“你能否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幫點忙?”後者給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肯定答覆。
如今中國市場約佔松下業務總量的1/4——1.7萬億日元(160億美元)。松下幸之助對中國富有遠見的支援塑造了松下公司最大的市場之一,也催生了該公司最強大的競爭者。如今中國生產了全球半數的冰箱、洗衣機和85%的空調。現任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總裁的本間哲朗完整地見證了這一過程。如今,他正在主導這家有102年曆史公司的一項關鍵決策:是否將其家電部門的總部,或至少一部分業務職能遷往中國。
松下在中國擁有約5.2萬名員工和80餘家子公司,該公司正將目光放長遠,超越眼前的美中貿易戰,著眼於未來10到20年。本間哲朗說:“我認為,如果日本製造業不立足於像中國這樣龐大的市場,就不可能在全球範圍內生存。”中國市場的競爭很激烈,因為它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競爭者。能在中國市場參與競爭,就等於獲得了一張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入場券。
這種戰略有其內在風險。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研究員丁珂(音)表示,對華直接投資增加使中國(企業)更容易趕上日企。但即便如此,日企仍在強化其在中國的存在。與成熟經濟體相比,快速增長的中國是一個利潤更豐厚的市場,更多的利潤意味著更多的研發資金,並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日企繼續在中國投資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擁有龐大且成熟的供應鏈。像汽車這樣的複雜產品,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和龐大的供應商網路,而這些在中國已經存在,但卻未必存在於東南亞等新興的競爭者。實際上,由於缺乏本土供應商,那些已遷往東南亞的公司往往不得不從中國進口零部件。
松下的例子映襯了亞洲兩個最大經濟體命運的轉變:2000年時,日本的經濟規模4倍於中國。到2010年,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今天,中國經濟總量幾乎3倍於日本。即使是來自本國政府和美國的壓力,也不足以使日本企業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在美中發生貿易戰且兩國科技行業“脫鉤”後,美國政府一直逼迫蘋果公司等跨國企業將其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華盛頓也希望日本等盟國效仿。然而,儘管東京提出為退出中國市場的日企提供補貼,但顯而易見的是,離開中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華經營的日本企業仍然看好中國市場:JETRO去年9月的一項調查發現,其中僅有7.2%的受訪日企表示考慮將生產遷出中國,低於2019年的9.2%。日本智庫大和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齋藤直人表示,“雖然日本企業意識到,出於地緣政治風險考慮,需要尋求合理的(對華投資)限制,避免過度依賴中國,但事實上,它們仍在增加對華投資。企業完全不考慮中國市場是不可想象的。”
許多日本公司都將在華業務翻了一番,豐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上世紀70年代末,這家日本車企採取了與松下相反的做法:它拒絕了到中國投產的邀請,選擇將生產重心轉移到美國。如今豐田意識到,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戰略錯誤。2020年6月,豐田宣佈與5家中國企業成立燃料電池合資企業;10月,豐田同意向中國車企提供汽油-電動混合動力技術系統——這是它首次向外國公司提供此類技術。
許多外企相信,即使(與中國)分享其技術,它們也能保持領先。電機制造商日本電產正對華持續投資,以滿足中國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需求。對這家公司來說,沒有其他替代選項。為了在2030年前搶佔全球電動汽車市場40%至45%的份額,日本電產別無選擇,只能專注於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作者Mitsuru Obe,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