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太湖禁捕退捕│5370條漁船、1萬多名漁民,即將告別太湖捕魚

由 慕容亦凝 釋出於 綜合

去年8月開始,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已相繼宣佈進入十年禁捕期。今年10月起,太湖、洪澤湖也將結束繁忙捕撈的景象。

這意味著,中國五大淡水湖將步入史上最長的全面禁捕退捕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退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為什麼要禁捕退捕?根源在於日益緊迫的生態壓力。2019年,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跌至最差的“無魚”等級。

為什麼要10年?10年時間可為以“四大家魚”為代表的長江漁業資源,提供至少2~3個世代的保護期,使自然種群得以恢復。而對於江豚等以魚為食的大型動物來說,10年,則是它們長久生存的希望。

全面禁捕退捕,對生態來說,是一次足夠的休養生息,自然會未來可期;對吃貨來說,只是一腔難耐的口舌禁慾,自然有其他魚蝦代替;對漁民來說,則是一記必然的生計轉型,意味著要騰挪遷徙。全面禁捕退捕,對漁業這一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影響,正在隨著倒計時的來臨全面開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和以往關注東海禁漁一樣,關注這次一禁10年的太湖禁捕退捕。這樣的關注,從今年最後一次太湖開漁期開始,觀察湖州最大魚市新塘碼頭的交易現狀;觀察漁民禁漁前的最後一網,以及他們從打漁到養魚的設想;觀察漁家樂老闆的退休和轉型;也會觀察太湖禁漁的頂層設計,解析太湖禁漁更深層次的考慮與用意。

十年起時,可能有困惑,有無奈,但十年之後,就會有更多理解,更多收穫。“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果香繞……”十年之後,這曾經傳唱的太湖之歌,定會平添新的歌詞,並隨著太湖美食的再度成群結隊,由心唱出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俞任飛 陳曦 文/攝

此次太湖“禁漁”,似乎勢在必行。

近期,為確保10月15日前保護區全面退捕,江蘇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3個工作組,分赴太湖、洪澤湖等水域駐點督導。

日前,為保護太湖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水域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釋出第12號公告,決定於今年10月1日,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撤回捕撈許可,登出相關證書。漁民們將依法獲得相應補償。

這也意味著,太湖沿岸蘇州、無錫、常州、湖州4市15區(縣、市)的49個專業漁村(社群)裡,5370條漁船上的1萬多名漁民都將告別幾十年來的傳統捕撈工作。

根據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太湖漁管辦”)主任王小林解釋,未來除40萬畝太湖保護區外,將由第三方機構將對太湖漁業資源評估,再製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捕撈政策。

太湖漁業的捕撈時間、捕撈規模、捕撈方式,都將迎來鉅變。

每一種魚蚌消失,預示整個湖泊生態惡化

作為長江三角洲上的一顆明珠,太湖是夾在高樓間的湖泊,也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湖泊。其中,漁業成了太湖最重要的社會功能之一。

2009年—2015年間,太湖漁業產量從4.3萬餘噸增長至5.6萬餘噸,平均年增長1941噸。去年,太湖漁業產量更是超過7.2萬噸,為歷史最高位。

為增加產值,漁網越來越密的同時,太湖也一度探索過養殖漁業。自1982年,在東太湖灣小規模試驗成功後,圍網養魚、養蟹也成了不少沿岸漁民的選擇。2007年藍藻危機爆發時,太湖漁管委會曾拆除超過13000公頃的圍網養殖區。直到2019年,太湖東岸仍有近4.5萬畝圍網養殖設施。

太湖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一直是漁民的生計來源。據歷史統計,太湖流域曾有各類魚種107種。

“五六月份先用小兜網抓銀魚,入秋再使蝦拖網捕梅鱭、白蝦,過了十月,就能下快絲網捕些大魚。”湖州吳興人老吳在太湖捕了近40年魚,他記得早年湖裡還有不少河鰻、胭脂魚,偶爾還能捉到幾條河豚,鰣魚。

然而,2003年時,就有環境學學者調研發現,胭脂魚這種長江流域獨有的魚種,已經在太湖流域絕跡。“當時這種魚市場很好,有人專門用特製的絲網捕撈。”老吳記憶裡,過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許多原先常見的魚種都不見了。

太湖生態系統由此受到很大影響。

3年前,一份最新調查顯示,太湖魚類已不足50種,有超過一半的魚種在幾十年間消失。而青、鰱、鱅、鰻鱺等原本太湖裡的自然種群,目前也主要依靠人工放流。

僅從2009年開始舉辦的太湖放魚節,就已連續十年投放各類漁業苗種6億多尾。今年,太湖流域預計將再放流1.2億花鰱、白鰱等有效魚類。

消失的豈止是魚。對水體環境更挑剔的軟體動物們,消失得更快。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觀測,太湖曾有20多種軟體動物,而4年前常見的還不到10種。

每一種魚、蚌的消失,是整個湖泊生態變化的徵兆。

每一次建壩汙染捕撈,威脅著太湖魚類繁殖

在魚類研究者看來,棲息地被佔用、水域汙染、過度捕撈,都是破壞漁業資源的主因。

比較歷史記載的魚類名錄,太湖消失的魚種不少是洄游性魚類。它們通常春季在長江中產卵,等到夏季江水氾濫時,成長中的魚苗和成魚為了尋找更多食物,游回湖泊。但這種長久以來形成的繁殖習性,正被人類活動所改變。

1958年起,太湖在沿江通江河口先後建閘,以後又不斷開挖洩洪河道,建環湖大堤等水利工程,從而導致魚類洄游通道阻塞。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生態研究所所長常劍波曾公開接受採訪,長江流域大量通江水道被建閘節制,魚類能去的湖泊只剩下鄱陽湖和洞庭湖等極少數幾個。

濫捕是加速漁業資源衰減的另一個“罪魁禍首”。

幾年前,太湖漁管辦的漁業資源調查表明,太湖內團頭魴(俗稱“鯿魚”)、鰱、鱅、翹嘴鮊(俗稱“太湖白魚”)等大多數為2齡以下。這說明當年才放流的魚種,已基本被捕盡。

高踏網是太湖漁業的主要捕撈方式。兩張漁網合圍起來,近2千米長的捕撈範圍,能在短時間內將水下“一網打盡”。近年來太湖漁管辦不斷縮短高踏網捕撈時間,但在9月6日至捕撈結束的25天內,高踏網漁獲量能佔到全湖總數的60%。

過度捕撈外,還有不少漁民談到了太湖的水質變化。

在宜興一條高踏網漁船上,55歲的漁工老錢至今仍記得2000年初的湖水。“髒得一塌糊塗,岸邊到處是油汙和綠藻,連魚都變味了。”最委屈的一次,向他買魚的魚販拒絕付錢,嫌棄老錢打上的魚有“柴油味”。

直到如今,太湖仍是國家重點治理流域之一。太湖流域聯合編制的水質評價顯示,1987年太湖水面有機物汙染尚為1%,1993年後,太湖已呈全部富營養化趨勢。而太湖流域有超過三分之二,呈生態服務退化趨勢。

全面禁捕退捕,成了最好的選擇。

每一次禁捕退捕,都在維繫流域生態

實際上,太湖是全國最早實施禁漁的內陸湖泊。

上世紀80年代初,太湖就開始實施分時段封湖禁漁制度。2007年以來,太湖劃定了佔全湖八分之一面積、總計40萬畝的3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並從2019年起在保護區內實行常年禁漁。

對於即將開展的太湖十年禁捕退捕,太湖漁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太湖退捕,是江蘇省出於保護太湖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水域生態環境改善需要做出的決定。但退捕不代表長期禁漁,未來將對非保護區水域研究制定科學利用水面規劃,發展增殖漁業,有組織進行捕撈。

浙江海洋大學一位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增殖漁業能透過向太湖投放人工繁育種苗,並採取適當保護措施,在保持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收穫漁業產量。

為此,他舉了個典型案例:上世紀90年代,曾經一度在浙江周邊海域產量接近50萬噸的曼氏無針烏賊基本絕跡。21世紀初,研究團隊和潛水員在舟山尋獲一小串烏賊受精卵,透過研究人繁育技術,在2005年開展了增殖放流試驗。到如今,浙江曼氏無針烏賊資源量,從瀕臨滅絕回升到5000多噸。

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原居林強調,禁捕退捕不止能保護生物多樣性,更有利於形成不同年齡段的種群結構,“就像人類社會一樣,有老人、成人、小孩才會平衡。”

將來太湖漁業的捕撈方式、時間、規模都可能發生根本變化。捕魚網具的網眼尺寸、規格將會進行規範,捕撈時間將根據魚蝦的生長週期和種群規模科學安排,透過限時限額機制,發展更科學有序的捕撈。

“很多魚蝦,壽命也就是一兩年,不捕撈同樣會造成浪費。”太湖漁管辦表示,接下來會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太湖漁業資源進行評估,以專業捕撈公司的形式對太湖水產進行有組織的捕撈。

原居林很欣喜,現在對魚類的保護意識正在提高。“多放流1公斤花、白鰱,就能消耗40公斤藍綠藻。”他說,保護漁業資源的同時,就是在維繫太湖流域的生態健康。

【來源:錢江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