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8月24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鄒大鵬、楊喆
“看!這就是俺的牛,從花色就能看出來,在這‘託牛所’多舒坦!”站在黑龍江省林甸縣眾曄牧場監控室裡,花園鎮豐收村農民呂建華隔著螢幕當起了牛倌。螢幕裡,牛舍內幾十只奶牛整齊排列,自動控溫裝置正驅動風扇、自動噴淋裝置,為奶牛降溫消暑。
41歲的呂建華是個養牛“老把式”,20歲出頭就在自家養牛,吃過苦、受過累,也因奶牛產奶量不高、效益不穩定苦惱過。
呂建華自己養牛時,實行“粗放式”散養管理,喂的是“老三樣”:豆餅、玉米麵、玉米秸稈。“每頭牛每天產奶量最高也就20多公斤,受累不說,還賣不上價,質量驗收總不合格。”呂建華說。
作為散養戶,呂建華和家人養牛全靠感覺,跟科學不沾邊,牛一多就有點“懵圈”。“每天要趕著牛去收奶站,還要手工擠奶,下小牛犢時成天成宿看著,牛多真幹不過來,乾著急!”回想起過去的養牛經歷,他唏噓不已。
2013年,隨著當地小型收奶站逐漸撤併、倒閉,企業推廣規模化養殖,像呂建華這樣的散戶開始找尋新出路。
“一次偶然機會,聽說眾曄牧場能夠進行託管飼養,便試著將家裡6頭牛送來寄養,到現在寄養7年了,俺的奶牛數量也翻了10倍。”呂建華說。
與自己養殖不同,牧場提供優質飼料、科學管理和自動收奶等專業服務,呂建華只需承擔飼料費用和一斤奶幾角錢的管理費,別的活兒都不用操心,當起“螢幕牛倌”。平時,沒事就到牧場透過監控看看牛,每天在牧場微信群裡有產奶量資訊等資料通報。
“人家喂的是青貯玉米等,成本高、侍弄精,但產奶量也真上去了,高產期每頭牛日產量是在家散養的兩倍帶拐彎兒。”呂建華說。
產量意味著豐收。如今,呂建華在牧場寄養的62頭牛,保守估計每年可給他帶來60多萬元的純收入。
“我們幫助農戶養奶牛,不僅僅可以讓他們致富,也可以穩定我們的鮮奶來源,還可以控制品質,從而達到農戶與牧場的‘雙贏’。”眾曄牧場場長盧井南說,目前牧場透過這種形式已為老百姓代養808頭牛。
“螢幕牛倌”也是多種多樣。除了呂建華這種寄養模式,眾曄牧場還透過“託牛入場”方式,為周邊貧困戶託養612頭牛,帶動他們脫貧奔小康。
“我也‘託’了牛,俺的兩頭牛從入牧場我就沒見過,但就跟銀行存款一樣‘旱澇保收’,這個‘託牛所’挺科學!”69歲的林甸縣花園鎮火箭村脫貧戶高運富說。
林甸縣畜牧獸醫局局長姜廣猛介紹說,“託牛入場”方式是指,當地創新“活體抵押”方式,由銀行為牧場發放扶貧再貸款。貧困戶託養奶牛,每頭牛按1.6萬元給企業貸款購牛,每頭牛貧困戶自籌2000元,不足部分由牧場補齊,林甸縣政府給予貼息支援。牧場每頭牛給貧困戶年穩定收益2000元。
“兩頭牛每年可以分到4000元,我還養豬也沒少賺,2018年就脫貧了!”高運富笑著說。
在林甸縣,從加工牛初乳的林甸博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9億元建設的液態奶生產基地,奶牛產業鏈正不斷延長,價值也在不斷提升,利益聯結機制不斷豐富,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2016年以來,我們順應現代奶業發展趨勢,把規模化養殖作為奶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搶抓奶牛發展政策機遇。”林甸縣委書記晉偉說,全縣31個規模牧場中,5000頭規模牧場達到7處,存欄奶牛6.5萬頭,日交售奶量800噸,畜牧業產值已超過全縣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螢幕牛倌”見證了乳品產業的升級,從供給側源頭端提高了“過腹增值”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