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國際外交戰場的重點都將焦點放在防疫協調,但美國司法部週四(26日)突然出手,宣佈起訴委內瑞拉總統及其政府高層“毒品恐怖主義”,並縣紅1500萬美元將馬杜羅緝拿歸案。華府在各國自顧不暇之際再挑起外交戰火,不但如國務院前外交官雅各布布森所言,“這種行動無助於談判解決方案”,更是試圖轉移視線,將自身問題諉過於人。
華府指控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是毒品集團“太陽卡特爾”的首腦,而該集團在政府包庇下,已運出200至250公噸毒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宣告中稱,雖然馬杜羅及其高層在政府中擔任要職,但這些人違背公眾的信任,促成委內瑞拉的毒品運輸,包括以控制該國的空軍基地和港口作為運毒的路線。為了打擊“毒品恐怖主義”,蓬佩奧同時宣佈國務院將提供高達5500萬美元的獎金,利誘知情人士提供情報,以逮捕馬杜羅及另外四名同夥。
通緝時機正值疫情嚴峻
拉丁美洲的毒品猖獗已非新鮮事,在美國新冠肺炎數字節節上升之時,白宮挑起外交戰火,無疑暗中帶有盤算。美國視委內瑞拉為眼中釘,早已可追溯至上世紀查韋斯主政年代,但馬杜羅作為一國元領,美國即便能靠縣紅掌握軍方的犯罪證據,亦不太可能為剷除對手,派出海豹特擊隊入侵委內瑞拉,越洋捉拿馬杜羅歸案。
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政治操作,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領跑全球之際,大抵只會有助特朗普在關鍵搖擺州份佛羅里達的選情上,吸納不服威權政權而逃到美國的委內瑞拉、古巴人和尼加拉瓜移民,增加連任機會。
這樣說,並非斷言聲稱馬杜羅必定是清白之身,但從過去經驗可見,美方的行動總滲雜著不可告人的動機。美國前總統尼克遜開打毒品戰爭後,毒品教父巴勃羅·埃斯科巴為首的麥德林集團,本是中情局在哥倫比亞的頭號大敵。
奇怪的是,當時CIA打擊毒品的手法,卻是以“拉一派打一派”,暗中支援和扶植對平民發動恐襲的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來削弱巴勃羅·埃斯科巴的勢力。雖然埃斯科巴早在1993年遭到射殺,但輸往美國的毒品數量不但有增無減,哥倫比亞軍方與FARC的內戰更要到2016年,才得見和平的曙光。
美洲市場根本問題
從舊日的大麻,再到可卡因氾濫和現今的芬太尼,美國在禁毒戰爭中,歷年的處理手法不但眼高手低,亦無視“有價有市”的基本市場定律。自上世紀美洲毒品交易分工漸見成形,現時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南美洲國家負責起生產製毒原料,再經中美洲墨西哥、巴拿馬等中途站,再輸往北面美、加兩大的消費市場,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惟DEA等美國部門素來只解決槍支、幫派衝突等表象問題,而沒有針對地扶助農民尋找種植鴉片、可卡因以外的出路,以解決生計之須。結果,由1971年毒品戰爭到現在將近半世紀,美國毒品問題依然不變,變的只是供貨商和毒品的種類。
是次華府在疫情中製造外交風波,除了可起轉移視線之用,大多亦只會步上前人的後塵,無功而還。誠如尼克遜所言,“只要市場有需求,自然有人會願意承擔風險,滿足需求”,故將毒品氾濫的責任推卸到供應國,只能緩解國內的政治壓力,一如美國當年高調地把墨西哥毒梟“矮子”引渡至美國受審,但墨西哥的中轉站地位卻絲毫未損。是次華府將馬杜羅貼上“毒品恐怖主義”之罪雖然略有“創意”,但說穿了還是將國內問題諉過於人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