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師湯姆·福迪7月15日在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發表文章稱,如果美國認為歐盟會支援其對中國咄咄逼人的態度,那就是在自欺欺人。全文摘編如下:
默克爾以德國領導人身份最後一次訪問華盛頓,此訪雖說旨在打造更緊密的關係,但肯定會凸顯出歐洲和美國在對華態度上存在的巨大分歧。
政治在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它可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而後又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很少有什麼事是板上釘釘的。以此形容美國、歐盟(說得更直白些就是德國)和中國之間不同尋常的三邊關係再合適不過了。
2020年12月30日,歐盟和中國原則上達成一項全面投資協定。美國時事評論員們指出,華盛頓與歐洲之間不斷加劇的跨大西洋裂痕完全是特朗普自作自受,並稱贊北京在戰略上頗有妙招。
三個月後,歐盟與美國一道,針對新疆問題對中國採取協調一致的“制裁措施”(儘管這種協調一致象徵意義很濃重,從結果上看也無足輕重)。這引發北京作出強烈反應加以反制。
但此事或許並不像那些評論員們所希望的那樣具有決定性意義。在隨後的三個月裡,乃至拜登上任六個月時,跨大西洋廣泛戰線並未達到其擁護者們的期望值。
歐盟和美國很容易就所謂“共同價值觀”等問題發表一些含糊其辭且空洞的一致性言論,但並不會在轉化為實際行動方面採取什麼嚴肅步驟。
歐盟與中國仍在開展接觸,歐中貿易一直在蓬勃發展。
這表明了一種現實情況:中國一直都未放棄歐洲。中國一直在努力與歐洲和英國維持關係,並防止鷹派佔據上風。美國目前根本沒有說服歐盟以任何方式切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這可謂一場持久戰,美國一直未取得勝利,跨大西洋嚴重分歧依然存在。華盛頓面臨的風險是:若一味地對北京推行咄咄逼人的政策,那就會進一步疏遠盟友。
微信編輯 | 唐立辛
微信稽核 | 姜濤
來源:參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