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坦白,做父母這麼久,我覺得最好用的教養方式是「胡蘿蔔加大棒」: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他獎勵,比如點心、玩具、遊樂場、電視等等,孩子做了錯事,就把他喜歡的東西拿走作為懲罰,比如沒收一樣玩具、不許吃點心、不許看電視。
這樣的方式很好用在於它往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孩子為了得到獎勵而有了動力,而為了避免懲罰不去做你不允許的事情。長久下來,我發現,在所有可以用來做獎勵和懲罰的選項裡,最方便好用的是點心,因為家裡總歸有些儲備,不像玩具、遊樂場那樣需要先開支票、擇期兌現,而電視我總有心理障礙,孩子一天看的時數多了,我就不情願再獎勵更多。
這麼仔細一想,我發現給予孩子的獎勵/懲罰往往是物質性的,點心也好、貼紙也好、玩具也好,都是物質,那麼孩子會不會因此而把好的行為與壞的行為同得到與失去某些物質聯絡起來?更深入的追問下去,這對孩子長此以往的價值觀是否會造成影響?不是把我家的親子關係物質化了?我不是唯一一個問這個問題的人。美國有兩位學者甚至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比較深入的研究,他們透過調查成年人的金錢觀念與其小時候父母的獎懲方式發現,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常常得到物質獎勵(或者被懲罰時失去物質品),那麼他往往在長大以後把成功和成就感定義為擁有好的物質(香車豪宅奢侈品等等)。老實講,這個研究結果真是能讓我不寒而慄,我現在想辦法教養孩子,決不是為了讓他長大以後去追求物質上的滿足。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不用物質品作為獎勵和懲罰的方式,那我應該如何教育小孩?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有兩個層面,第一,用非物質的方式代替物質方式;第二,不要獎勵和懲罰。每一個看起來都那麼難。但是,雖然難,也並不是不可能的。
非物質的教養方式
上面提到的那兩位美國學者,在他們的研究成果裡給父母推薦了非物質的獎勵方式:陪伴孩子、關注孩子、與孩子一起找樂趣,而其中陪伴孩子是最重要的。在我們每天都要與孩子進行的各種較量中,一下子把本來常用的物質獎勵統統拿走並不現實,但是爸媽們可以從心理上先建設好自己,對於孩子的行為,不要急著拿獎勵品出來,先提醒自己,你還有其它選擇:
誇獎孩子好的行為,贊他的努力孩子做了錯事,心平氣和的同他講道理與孩子一起做一個行為表格,貼滿了贊以後就一起做一個親子旅遊利用孩子的愛好,把和他一起做喜歡做的事(如畫畫、玩沙子)作為獎勵
沒有獎勵與懲罰的教養方式
這真的可能嗎?想要獎勵或者懲罰孩子難道不是一個家長面對孩子行為的正常反應?是的,可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獎勵和懲罰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子關係的,也許你會想要抑制這種正常反應。
獎懲方式能夠行之有效要求親子之間存在孩子依賴且懼怕父母的關係。孩子要依賴你給予的獎勵,並懼怕你會施予的懲罰,這樣你的獎懲才會有效。這種方式很難持久,當孩子長大,不需要很大,只要他有更多的資源的時候,你所給予的獎勵就慢慢失色了。而如果你要維持自己的權威,必然要增加獎懲的力度,這等於限制了孩子獨立發展的道路。所以,獎勵與懲罰其實會損害親子關係。而獎勵與懲罰會模糊事情的本來面目。比如父母因為孩子考試高分而給予獎勵,那麼孩子慢慢的會失去內在的學習動力,變成為了獎勵品而學習。想要避免日後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者在孩子還小時,父母就應該避免獎懲的教育方法。
如果你無法完全放棄獎勵和懲罰,先放棄懲罰育兒專家們長久以來就呼籲父母,不要懲罰孩子。當孩子有好的行為時,你可以獎勵他,但是當孩子做了壞事,你不要懲罰,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需要忽視他。可是忽視孩子的壞行為是否等於縱容他?
這個置疑當然有道理,可是科學家們透過對孩子大腦活動的記錄發現,在10歲以下的幼童的大腦裡,獎勵可以激發出大腦的反應,而懲罰卻不會。這說明,即使父母覺得懲罰可以讓孩子記住教訓,但他的大腦沒什麼反應,所以父母的懲罰反而是事與願違。
不懲罰不代表做錯事沒有後果育兒專家們建議父母不要懲罰孩子,卻呼籲父母讓孩子承擔事情的後果,這個後果不是孩子做了錯事導致父母的懲罰,而是他所做的事情造成的直接結果。我們在懲罰孩子的同時,往往幫他承受了事情的後果,比如孩子不聽教導弄壞了計算機,我們罰他一個星期不許吃點心,而自己出錢出力去修計算機或者買一臺新的。
在這個情景裡,弄壞計算機的後果是沒有計算機,這個結果是爸媽在承受。如果我們讓孩子承受的話,那麼後果就是一切與計算機相關的遊樂活動都無法再進行;而如果有必要去修或再買計算機,那麼家庭開支就會發生變化,而孩子的某些活動就要受到影響。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像懲罰,但它不一樣,它是讓孩子承擔事情的自然後果,懂得後果並能夠承擔,對孩子一生有深遠影響。
加強好行為的關鍵點是讚揚而不是獎勵孩子得到父母的獎勵固然會讓大家都很開心,但真正讓孩子懂得自己做了正確的事情,是父母的讚揚和肯定,這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是對的。也許有些父母會覺得僅僅是讚揚不足以表達你對孩子肯定的力度,但是正是那些持續的微小的物質獎勵,讓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慢慢物質化,潛移默化間讓孩子以為物質是他們的追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