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新冠變種”出現?多國實行旅行禁令

“最糟糕的新冠變種”出現?多國實行旅行禁令

一種帶有大量突變的新冠新變種引發關注。

當地時間11月25日,世衛組織官員稱正在關注這種名為B.1.1.529的新變種。“該變種已知資訊很少。目前掌握的是,該變種有大量的突變,令人擔憂。”世衛組織官員稱。

目前的研究表明,B.1.1.529總共有50個突變,其中刺突蛋白突變有30多個,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突變最多的新冠病毒變種。有國外科學家形容該變種可能是“最糟糕的變種”,帶有“不同尋常的突變群”,“數量驚人的刺突蛋白突變”,據此猜測該變種可能具有“高傳染性”,“能有效躲避人體的免疫”等特性。

香港大學病毒學教授金冬雁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已知的該新變種感染病例少,情況不明朗,有關其傳染性、免疫逃逸等特性均為猜測,尚無定論,不必過分擔心,更不必驚慌。

金冬雁表示,新冠疫情流行至今,已經出現了很多變種,但真正能大範圍傳播的變種不多。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目前人類也有能力應對,在短期內開發出針對性的疫苗。

非洲發現新變種,多國禁止相關航班入境

據英國《獨立報》11月25日報道,B.1.1.529變種最早於11月11日發現於非洲中南部國家波札那,該國記錄了3例感染該變種的病例。

隨後,與波札那相鄰的南非於11月14日發現第一例感染B.1.1.529變種的病例。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11月25日發表宣告稱,透過與私人實驗室以及南非基因組監測網路(NGS-SA)成員的合作,目前已在南非的22例陽性病例中檢測到B.1.1.529變種。該宣告還稱,隨著更多基因測序結果的公佈,南非基因組監測網路實驗室正在確認更多有關病例。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代理執行主任阿德里安·普倫表示,“目前掌握的資料有限,我們的專家正在加班工作,以瞭解新變種及其可能的影響”。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公共衛生監測和應對司司長米歇爾·格魯姆表示,儘管出現新的變種,非藥物干預的重要性保持不變,“每個人都應該接種疫苗,佩戴口罩,保持手部衛生,保持社交距離”。

11月25日,世衛組織召開發佈會稱,B.1.1.529變種已經在南非豪登省迅速傳播,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位於該省。該組織將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新變種對現有的疫苗和治療意味著什麼。

“該變種已知資訊很少。目前掌握的是,該變種有大量的突變,令人擔憂”,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瑪麗亞·範·克霍夫說。

“最糟糕的新冠變種”出現?多國實行旅行禁令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0日,南非約翰內斯堡,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圖/IC photo

在世衛組織11月25日釋出會僅幾小時後,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大臣賈維德宣佈,從當地時間11月26日起,禁止來自包括南非、波札那在內的六個非洲國家的航班入境。

之後,新加坡、以色列和歐盟部分國家相繼宣佈暫停相關航班和旅客入境。

此外,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香港衛生署11月25日晚間釋出稱,基因組測序證實,香港的2例陽性病例感染了B.1.1.529變種。其中一例為日前從南非入境香港,另一例為在酒店隔離期間交叉感染。另據香港橙新聞報道,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已安排酒店相關人員進行檢疫,暫時沒有發現更多的相關確診病例。

《獨立報》稱,B.1.1.529變種有可能會被世衛組織以第十三個希臘字母“Nu”來命名,不過這仍在討論中。

金冬雁表示,對於新變種,現在還沒有定論,有人提出“斷航”,只是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做出的預防性措施。

“刺突蛋白突變的數量驚人”

據BBC報道,南非流行病應對與創新中心主任圖裡奧•德奧利韋拉表示,B.1.1.529存在“不同尋常的突變群”,與其他變種“非常不同”。

德奧利韋拉表示,B.1.1.529總共有50個突變,其中刺突蛋白突變有30多個。刺突蛋白是病毒用來開啟人體細胞“大門”的“鑰匙”。

BBC稱,在病毒的受體結合區域(病毒與人體細胞首先接觸的部分),B.1.1.529有10個突變,而席捲全球的Delta變種在該區域僅有2個突變。一位科學家稱這是他見過的“最糟糕的變種”。

“該變體讓我們大吃一驚,它在進化上有一個巨大的飛躍,而且比我們預期的有更多的突變。”德奧利韋拉說。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湯姆·皮科克指出,B.1.1.529變種的“刺突蛋白突變的數量驚人”,“這是一個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

“刺突蛋白突變的數量多是新變種引發關注的重要原因,新變體有30多個,相比之下Delta只有十幾個。”金冬雁說。

BBC稱,B.1.1.529變體與最初的新冠病毒已經“截然不同”。但是,“突變多”不一定意味著“壞”,關鍵是需要了解這些突變的具體作用。

金冬雁表示,從病毒學角度來看,相比於流感、SARS等病毒,新冠病毒的進化速度比較慢,新變種的突變數量多也只是相對於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來說。“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突變的實際作用,科學家只是從生物學上來分析和推測它們的作用。”

據《獨立報》報道,科學家對B.1.1.529變體部分突變的作用的推測包括,E484A、K417N和N440K等突變有可能使得該變種更容易躲避抗體;另一個突變N501Y,有可能增強該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使其更具傳染性。

“最糟糕的新冠變種”出現?多國實行旅行禁令

當地時間2021年5月26日,印度新德里,醫護人員照顧新冠患者。圖/IC photo

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教授理查德·萊斯賽爾說:“研究結果讓我們擔心,這種病毒可能增強了人際傳播能力,也可能具備繞過部分免疫系統的能力。”

金冬雁表示,“如果做最壞的假設,對新變種所有的猜測都是真的,也不必過分擔心,從技術上來說,科學家可以在幾天至幾周內開發出針對性的疫苗,只是到時候看有沒有這種必要。”

可能來自於有免疫缺陷的病人

《獨立報》稱,科學家的一種猜測認為,B.1.1.529的刺突蛋白突變比其他任何變種都要多,這表明該變體最初可能來自於有免疫缺陷的人,很可能是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毒攜帶者。BBC也稱,這種程度的突變很可能來自於一個無法戰勝病毒的病人。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的遺傳學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巴洛克斯表示,該變體的突變“不同尋常”,可能是在“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比如未接受治療的艾滋病患者)的長期感染”中進化而來。

對於新變種“猜測很多,但明確的答案很少”,BBC的健康與科學通訊記者詹姆斯·加拉格爾表示。

詹姆斯·加拉格爾表示,“有很多病毒變種在紙面上看起來很可怕,但現實中並不是那樣。在今年年初,人們最擔心的是Beta變種,因為它最容易逃脫免疫系統的防禦,但實際上是傳播速度更快的Delta變種席捲了全世界。”

“之前已經有過很多次有關變種病毒的假警報,有些變種在剛被發現時,有科學家認為它很可怕,最終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反而是一開始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Delta變種出現了大範圍傳播。”金冬雁說。

“雖然實驗室裡的科學研究將給出更明確的答案”,詹姆斯·加拉格爾表示,“但我們需要密切關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因為新冠疫情的教訓就是不能總等到有了所有的答案再採取行動。”

金冬雁表示,除了實驗室對新變種的研究外,科學家也在現實中觀察研究新變種,比如說,如果南非新增的病例多數和新變種有關,那將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但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這一情況。

新京報記者 陳奕凱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吳興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93 字。

轉載請註明: “最糟糕的新冠變種”出現?多國實行旅行禁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