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長常說的幾句話,可能對孩子造成“語言暴力”,別傷了娃不自知

由 習國防 釋出於 綜合

文|幸孕姐(高階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我們總用“恨鐵不成鋼”來形容那些抱有很高期待,孩子卻“不爭氣”的家長,這些家長因為沒能如願,說一些在自己看來是“激勵”的話,卻讓孩子感到傷心難過,越來越洩氣。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什麼是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即是指透過不講邏輯的語言霸權形式,孤立或剝奪他人的某種權利,造成傷害的行為,屬於精神暴力的範疇。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透過嘲笑、謾罵、詆譭等歧視性語言,透過口頭形式給他人帶來精神、心理上損害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之間會有爭吵,有時也會帶來傷害,但不能把所有的造成傷害的語言都稱之為暴力。

暴力意味著這個行為或語言本身具有相當的強度,比如衡量語言是否達到暴力的程度,主要應該觀察其程度上的強烈或時間上的持續,只有達到高強度、長時間其中之一,或兩者兼具,則可以稱之為語言暴力。

父母哪些話屬於語言暴力

從生活中幾個普通情景就能看出中國父母的語言暴力有多麼常見。

情景一:又一次考試結束,小明拿著不及格的英語成績走進家門,果然迎面就是媽媽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結尾又是那一句熟悉的嫌棄:“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蠢的小孩!”

情景二:小明看到隔壁和他同齡的小女孩有一臺屬於自己的鋼琴,在媽媽面前表達了自己的羨慕,沒想到媽媽冷笑著說:“人家學鋼琴,成績也照樣好,你連班級前十都進不去,有什麼資格說學鋼琴,再說了,你有這個天賦嗎?”

情景三:小明報名了學校組織的戶外活動,爸爸卻認為去這種地方毫無意義,浪費學習時間,於是強行要求他留在家裡聽家教上課,他央求爸爸好幾次,每次得到的回覆都是“滿腦子都想著玩,你以後掃大街人家都不要你!”

但是,只要小明有正當理由的開銷,父母都十分大方給錢;爸爸會在雨天接他放學,媽媽會在生日為他準備衣著可口的飯菜,生活上對他也是無微不至。

儘管如此,上面的情景也時不時發生,因為父母完全意識不到他們的言語有多傷人。

為何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的語言暴力

研究顯示,平均每20個人就有1個人曾經遭受過語言暴力,不少人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遭受,而最先對他們使用語言暴力的,基本都是父母。

其實這恰好解釋了父母對孩子使用的語言暴力,很多時候父母是意識不到自己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的。

究其原因,首先是,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會記住這些話。

當說起兒童心理健康時,不少父母總是粗暴地打斷,滿不在乎,又不以為然表示:“小孩兒懂什麼?”、“小孩兒反正也聽不懂”。

在他們看來,孩子因為年齡小,大腦和心智的發育都不如成年人,過於懵懂,因此他們不會有痛苦和難受的情緒,不會產生所謂的“心理創傷”。

其次,一些父母將打擊當成推動孩子進步的動力。

孩子可能天性愛玩,尤其在建立起自己的認知之前,基本都需要父母在一旁監督。很多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認識到他們學習缺乏主動性,開始有些著急上火,擔心自己孩子落後於別人,於是,語言暴力就成了他們認知中推動孩子前進的動力。

父母要把“語言暴力”和批評區分開

孩子出現問題時,批評成為父母教育他們的常用方法,但如今很多大人會將語言暴力和批評捆綁,誤以為批評就是要說很重的話讓孩子來讓孩子醒悟,但這是不對的,混淆了批評的本質。

對孩子批評的根本目的,是引起他們在思想上的醒悟和變化,開始端正態度,提高思想認知,從而少犯或不犯錯。批評往往是就事論事,具有合理性和公正客觀性。

語言暴力則是父母用孩子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的不足或錯誤為突破點,揪住一點作為突破口,實施的個人情感宣洩,與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理念背道而馳。

對比之下,無論在表現形式還是作用效果上,批評和語言暴力有著本質的區別,父母一定要區分開,不要陷入誤區。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應該是溫軟但有力的,而不是極端的、尖銳的,帶來傷害的。

醒一醒吧爸爸媽媽們,不要讓孩子回憶起童年時,只有父母的嘲諷、謾罵、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