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わふく,wafuku) ,是 日本 的 民族服飾 。 江戶時代 以前卻是指 吳服 ,語出《 古事記 》、《 日本書紀 》、《松窗夢語》,源自日本本土彌生服飾結合東吳服飾的混血產物,德川家康時期正式稱為和服 。 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吳服”是“著物”的一種,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馬乘 袴 、大紋、肩衣袴、狩衣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 彌生 服飾,是一種極其古老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彌生服飾結合吳服、唐服、鮮卑服飾的優點,後期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改進和創新。和服可分為 公家 著物和 武家 著物。德川幕府時期由“著物”、“吳服”改稱為和服,成為 大和民族 的傳統 民族服飾 。而與這個詞相對的是 洋服 (ようふく),指來自 西洋 的衣飾。需要注意的是吳服只是“著物”的一種,而和服是由“著物”直接演變而來,因而不能單純的說和服來自於吳服。只能說和服中的浴衣來自吳服,來自對吳服的改進。
在日本,出席 冠禮 ( 成人式 )、 婚禮 、 葬禮 、 祭禮 、 劍道 、 弓道 、 棋道 、 茶道 、 花道 、卒業式、 宴會 、 雅樂 、文藝演出、慶祝傳統節日,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 和服的穿著文化及禮法被稱為裝道。和服承載了近30項關於染織技藝的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以及50多項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製作和服的越後上布· 小千谷縮 以及結城紬更是錄入了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吳服(ごふく gofuku)這個稱謂源於中國 三國 時期, 東吳 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經傳入日本的緣故。在更加精確的層面上,吳服一詞是專指以蠶絹為面料的高階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會用“太物”來稱呼。中國 吳地 以吳服聞名天下。《 松窗夢語 》載:“至於民間風俗,大都 江南 侈於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過於 三吳 。自昔吳俗習 奢華 、樂奇異,人情皆觀赴焉。吳制服而華,以為 非是 弗文也;吳制器而美,以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吳服,而吳益工於服;四方貴吳器,而吳益工於器。是吳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觀赴於吳者,又 安能 挽而之儉也。”
《 古事記 》中卷曰:「若有賢人者貢上。故受命以貢上人名。 和邇吉師。即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並十一卷付是人即貢進。又貢上手人韓鍛。名卓素。亦呉服西素二人也。又秦造之祖。漢直之祖。」即是說百濟給 應神天皇 的貢品裡有論語、 千字文 、鍛造工以及兩個從吳國來的縫織女。這件事與兵庫縣的吳服 神社 祭祀的織姬和東漢渡來的阿知使主( 劉阿知 )有關。“三十七年,帝遣阿知使主於吳,求縫工,得吳織·穴織等四女歸。會帝崩,因獻仁德帝。”也就是說,當時從中國渡來兩個織姬傳入中國的紡織技術,吳織媛死後被當作吳服大神在吳服 神社 裡被 祭祀 。
《日本書紀·雄略十四年》則稱:「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狹村主-青等共 吳國 使,將吳所獻手末才伎, 漢織、吳織 及衣縫兄媛、弟媛等,泊於住吉津」,即呉國から漢織·呉織が渡來帰化。《日本書紀·應神紀》載:“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於吳,令求縫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麗國,欲達於吳。”
《 日本國誌 》亦曰:「應神帝之初,得《 論語 》、《千文》於百濟王仁。四十一年庚午,復遣阿知使主、都賀使主於吳,二人,漢孝靈皇帝之後也,魏受禪後,闢亂至倭。考庚午即西晉永嘉四年,其日吳者,意當時就吳地求之也。此事載日本《應神本紀》。求織縫女。抵高麗,高麗乃副久禮波、久禮志二人為鄉導,及得工女還」。所以,和服的紡織和縫製技術最初是從中國傳入的。此外,京都大酒 神社 也祭祀著吳織女和漢織女。 神社 石標上書「太秦明神 吳織神 漢織神;蠶養機織管絃樂舞之 祖神 」。另有日本西宮市喜多向稲荷 神社 祭祀了漢織女吳織女的織姬大明神。 日本謠曲 《吳服》唱曰:“不思議の事を聞くものかな。それは昔の君が代に。唐國よりも渡されし。詞「綾織二人の人なるが。今現在に現れ給ふは。何といひたる事やらん。”
昔日吳服與和服兩種概念是分別的(因貴族所穿的公家著物大多不是源自 東吳 而是源於 唐朝 ,而該類服裝以前亦被稱為“ 唐服 ”),但今天這兩種概念已幾乎重疊。很多賣和服的商店,招牌上會寫著“吳服屋”(吳服屋go ku fu ya),可見兩詞已經基本上同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