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手抓”中守住戰果護航發展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閆維民
當前,全國疫情總體呈穩定下降態勢,北京疫情也進入掃尾清零階段,除豐臺區全域及昌平區部分割槽域外,全市其他地區社會面防控措施已分割槽分級有序放開。
充滿幹勁恢復正常生活,慎終如始守護向好局面。幾天來,北京各大商圈人氣趨旺、地鐵公交人流漸密,煙火氣光速回歸的同時,方方面面也在用行動繼續堅持落實防疫責任。無論眾商家開放堂食保持間距,還是快遞員出入小區掃碼測溫,大家對防疫要求熟稔於心,也讓彼此都更多了幾分踏實。
兩年多的時間裡,北京已多次遭遇疫情考驗。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集體記憶,記錄了這座城市的團結,也沉澱著更加成熟的社會心態。一方面,明確了抓好疫情防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前提,不因疫情突襲而無限焦慮,也不因形勢向好而任性放飛;另一方面,明確了抗疫是全民行動,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旁觀者,大家都是防控大網中不可或缺的節點。眼下,北京仍有數箇中高風險地區,阻斷傳播鏈條延長的任務依然艱鉅。當此之時,解封不解防,放開不放鬆,才能保障來之不易的發展環境,這樣的普遍共識,夯實了社會生產生活平穩有序恢復、防控與發展兩手抓的基本盤。
持續延宕的疫情,給全球帶來深遠衝擊,不少國家因疫返貧、因疫生亂。促進發展、保障民生,這是各國需要研究的共同課題。中國始終堅持積極抗疫策略,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面對外防輸入的持續壓力,既嚴格築牢抗疫長城,又咬定發展目標不放鬆,努力在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尋找平衡,以最小代價爭取最大防控效果。對北京來說,既依靠國家宏觀政策靠前發力,也在實踐中積極出臺務實舉措,既在“動態清零”中鞏固抗疫戰果,也在逐漸恢復中激發發展活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關鍵任務。
正如專家所言,“動態清零”的最終目標是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要最大限度保護經濟社會發展和正常的生產生活。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從來不是對立關係,而是“一體兩面”的協同關係。有效控制疫情,才能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堅實保障,才能為正常生產生活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經濟發展基本盤穩定,才能為抗疫情、穩民生、保安全等各項工作提供堅實基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外部環境變數持續增加的大背景下,統籌兼顧防控與發展的難度客觀上在加大。就目前來看,在長期承壓狀態下幹出成績,必須進行更加精細的複雜運算,把種種潛在的變數充分考慮進來,持續提升政策舉措的到達率、落實率,守住安全底線,提升發展高線。
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工廠車間機器轟鳴,“有信心完成今年任務”成為普遍心聲;科技園區裡交流火熱,企業拓展新機遇、尋找新增長;文博場館迎來觀展客流,觀眾感慨“有展覽看,生活就回到了正軌”……與此同時,“京版45條”漸次落地,從留抵退稅“直達快享”,到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緩盡緩”,再到國有房租減免“即申即享”,一攬子政策“及時雨”正快速化為企業乘勢再出發的源源動力。
這一幕幕充分說明,雖然疫情襲擾,但大家都在向前看、往前奔。呵護好這份發展的激情,一方面要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不斷調整和最佳化疫情防控舉措,使防控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要立足各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將政策紅包送到有需求的企業手上。拿出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一定能穩定社會預期、增強發展信心。
陰霾漸散去,希望在升騰,大家都憋著一股勁,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讓我們一起探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路徑,以團結一心的奮鬥,凝聚起這座城市逆風揚帆、安全發展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