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路步行街環衛工人使用手推式掃地機。
環衛吸掃車清掃江漢路步行街。
江漢區和風裡小區垃圾分類“撤桶並點”,督導員指導居民分類投放。
近日,武漢釋出《武漢市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實施精緻環衛”“加快推進環衛市場化”“加快推進垃圾處理能力”是其中的“重頭戲”,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市城管執法委26日走進長江日報大武漢直播間,暢談如何透過“精緻環衛”打造潔淨城市,塑造城市顏值、氣質。
“‘精緻環衛’就如同一棵大樹。”市城市管理執法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餘劉琦表示,樹葉等樹冠部分代表環衛作業的工法流程、硬體設施、資訊化管理,只有更加規範化、標準化,整個樹冠才會枝繁葉茂;樹幹代表環衛市場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決定環衛體系是否具支撐性的力量;樹根則代表責任體系,只有透過層層壓實各方責任,才能實現“精緻環衛”各方面環環相扣,“精緻環衛”這棵大樹才能茁壯成長。
北斗定位電子眼抓拍
擾民灑水作業、違規垃圾車大幅減少
隨著環衛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資訊化監管已經成為環衛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前,早高峰出現在馬路上的灑水車一直被市民詬病,但近來這種現象越來越少。
市城市管理執法委環衛處處長湯丹介紹,近年來,城管環衛部門大力推進智慧環衛建設,利用交管電子眼智慧抓拍灑水車輛早晚高峰時段上路作業、垃圾收運車輛未密閉運輸等違規行為,並自動推送至監管單位和執法部門依法處置。“未來,智慧環衛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多。”
據瞭解,透過資訊化監管,早晚高峰作業灑水車輛從最初每天500餘臺下降至目前不到20臺,未密閉運輸收運車輛從每週近100臺下降至目前不到10臺,大大減少環衛車輛作業擾民的情況。
湯丹表示,利用現有的垃圾運輸車輛、處置廠終端資料資訊,建立車輛進場預約管理APP,實現垃圾清運車輛分流控制,減少處置廠門前車輛排隊問題,提升周邊環境衛生水平。“目前預約率95%以上,垃圾進場通道無明顯排隊現象。”
現場,東西湖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局長王健介紹,東西湖區藉助市城管執法委搭建的智慧環衛平臺,積極打造“一個平臺、一套資料、多級聯動、全面監管”模式,目前該區有468輛環衛作業車輛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透過對資料進行蒐集、整理和跟蹤,實現對人、車、物、過程全面有效監管,實現“智慧環衛一體化管控”。
方便市民的方便
今年將新建改建100座環衛公廁
市城管委建設處二級調研員李宏清介紹,今年全市計劃新建改建環衛公廁100座。
在“廁所革命”期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大力提升了全市公廁的數量和質量,基本補齊了我市公廁缺口,改善了如廁環境。目前我市建成區公廁數量超4000座,密度約每平方公里4.9座,滿足全國文明城市每平方公里公廁不小於4座的要求,公廁數量總體充足,佈局基本合理。
“2022年,全市計劃新改建環衛公廁100座,將優先在人流量大、如廁需求量高的地方規劃選址。”李宏清介紹,為規範我市公廁建設標準,全面提高公廁品質,要求各區在改擴建環衛公廁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範落實。城市主次幹道、車站、機場、港口、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新建的環衛公廁不應低於二類標準。
此外,鼓勵有條件的區域在環衛公廁設計中探索增加模組功能,將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和可回收物(如飲料瓶、玻璃瓶、電子廢棄物等)回收驛站融入公廁中,提升公廁複合功能,提升環衛設施建設效率和利用率。
為了方便市民遊客如廁,與主流導航軟體合作,加強全市公共廁所定位資訊和開放狀態推送,發動市民參與公廁地圖資料更新修正,對公廁管理服務水平開展評價,提高導廁服務的精準性,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撤桶並點,定時投放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市城管委垃圾分類中心副主任張文偉介紹,今年,城管部門大力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建立工作,在社群實行“撤桶並點”和定時定點投放。同時,在居民垃圾投放高峰時段配備桶邊督導人員,對居民投放行為進行宣傳、引導、勸導,讓居民瞭解垃圾分類,正確投放生活垃圾,逐步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和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已在全市形成“社群居委會、物業公司、分類企業”主導的三種較為成熟的垃圾分類模式。張文偉說,積極探索分類模式,因地制宜推行定點分類投放,樹立了一批先進典型,例如江漢區北湖街的和風裡小區,嘗試“撤桶並點”試點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居民讚許。
江漢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局長於躍茹介紹,和風裡小區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共有34棟房屋88個單元。該小區居住人口密集,且無物業,垃圾混裝、混投現象突出。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北湖街道按照“黨員帶頭、宣傳先行、示範帶動”的思路,積極發揮街道和社群的主體作用,探索出“黨建引領、文化融入、居民自治、人人參與、共治共享”的多元化垃圾分類新模式。
“組織社群黨員和下沉黨員逐樓逐棟、挨家挨戶傾聽民情民意。”於躍茹介紹,利用社群黨建活動陣地打造集科普宣傳、學習培訓、體驗互動、分類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垃圾分類宣教室,並隨時向居民開放,讓居民直觀瞭解垃圾分類。
小區還成立了“管得寬”社群志願服務隊,組織帶動居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前端設施的選址、命名、管理工作。積極發揮社群“城市管家”主力軍作用,安排專職督導員組織居民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引導居民科學使用垃圾分類設施,督促清運人員定時定點收運和清洗。
據瞭解,和風裡小區試點運營至今,在社群的努力倡導和居民的配合參與下,社群垃圾分類投放率已提升到90%以上。
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金輝 宋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