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煤村”變身金色稻田

三峽庫區“煤村”變身金色稻田

倒座鋪村黃金香稻種植基地 馬曉紅 攝

11月的湖北秭歸縣沙鎮溪鎮倒座鋪村迎來豐收,金燦燦的稻浪在風中搖曳。

過去的倒座鋪村因“大灣煤炭”聞名,周邊群眾多以“煤”為生。為了綠水青山,當地煤礦關閉。由於產業底子薄,大量人口外出,土地荒廢的問題隨之而來。昔日繁忙熱鬧的倒座鋪村成為了重點貧困村。

三峽庫區“煤村”變身金色稻田

倒座鋪村黃金稻穀帶 馬曉紅 攝

親歷了沙鎮溪鎮傳統工業由興到敗歷程的王勇,不願看著家鄉就此衰落。懷著對大山的深情,2017年他再次扎進深山,探索農業產業發展之路。

經過多次調研和考察,王勇認為必須提高土地利用率,發揮當地水資源豐富、溫度適宜的優勢,堅定“綠色生態康養”的發展之路,改善土地閒置現狀。

三峽庫區“煤村”變身金色稻田

農民正在收割稻穀 馬曉紅 攝

說幹就幹,當年王勇就集中流轉土地200畝,透過改造升級為優質水田。

為了擴大優勢,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特色品牌,王勇主動與湖北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的農業水稻專家建立合作關係,並大膽在種植基地帶頭推進農業機械化,系統配套水肥一體化和水稻收割機等設施,夯實技術和硬體保障。

三峽庫區“煤村”變身金色稻田

金色稻田環繞著的美麗村莊 馬曉紅 攝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推動,2019年“秭歸二高山優質水稻研發基地”落戶倒座鋪村,進一步推動科技化、標準化、規模化水稻種植基地建設。今年豐收季,基地生產的稻米微量元素硒含量遠超健康標準,成為推動綠色有機稻米的創新發展的重要指標。

幾年來,王勇為當地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免費為零散發展產業的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分發優質稻種,定期邀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為村民提供技術服務。目前,水稻種植基地以“羅田女兒紅”“黃金香稻”“雲香403”等優質品種為主,種植面積達到60畝,每畝產量達到1200斤,帶動周邊33戶貧困平均增收15000元。

三峽庫區“煤村”變身金色稻田

倒座鋪村黃金稻穀喜獲豐收 馬曉紅 攝

談及未來,王勇計劃將種植基地打造成為綠色生態觀光、技術研發、勞動體驗研學等多功能基地,推動農家樂、特色民宿等銷售服務業發展,把過去貧瘠的土地變成增收致富的希望田野。(劉珍 毛浩然 王豔)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24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峽庫區“煤村”變身金色稻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