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拉麵哥”到“菜饃奶奶”,別用流量狩獵擾亂平凡人生活

由 合永順 釋出於 綜合

影片截圖。

這幾天,一位深夜在街頭賣菜饃的老奶奶走紅網路。在拍者偶然拍到的影片裡,這位老奶奶金句頻出,她淡然的笑容和積極達觀的性格感染了很多人。

讓人沒想到的是,一些發現了“流量密碼”的人又蜂擁而來,大量主播拍影片、問問題、蹭流量,老人不勝其擾。

據新京報報道,這些主播甚至驚動了民警前來驅趕。第一個發現老奶奶的拍者呼籲主播們不要去打擾老人,“排隊嚐鮮可以,不要再給老人增加負擔”。

剛走紅就成為“被流量圍獵的犧牲品”,這位老奶奶的遭遇讓人感到憤慨。“吃饃是假,看人是真”“累”“不就是個烙菜饃的老太婆嗎,張揚啥呢”……老奶奶的話中,既有看破此事的通透,又有被打擾的無奈。

影片中,老奶奶仍舊面帶微笑地注視著大家。她的笑容裡,有對這個世界的善意,也有深深的隔膜。她根本就“不知道網紅是啥玩意”,甚至都不使用智慧手機,在這場“流量盛宴”裡,她完全成為這些主播賺流量、掙分成的工具人。

在此之前,從“大衣哥”到“拉麵哥”,現實一再表明:直播驅動的“流量經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拉麵哥”多少知道正在發生的事情,他知道網友關注可以讓自己多賣點拉麵,但被過度圍觀、正常生活深受干擾之後,他也是痛苦的。

“拉麵哥”的前輩,是他的山東老鄉“大衣哥”。因為參加唱歌選秀節目走紅,“大衣哥”朱之文成為當地的一個“文化符號”。

2011年剛走紅時,他需要處理的是“人紅後不要忘了鄉親們”的道德問題。10年過去了,大眾文化進入影片時代,每天有一群人在他門口直播,強制拍攝,他已經被“鄉親們”圍獵,有苦不能言。

如鄭州“賣菜饃老奶奶”這樣的被圍獵者被動成為網紅,則是完全的悲劇。

因為他們本質上是“喪失了個人隱私”和獨立性的沉默者,一旦被捕獲,固化為某種人設,作為人的“主體性”就被剝奪,他們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截圖。

更重要的是,他們很難從“流量經濟”中分到一杯羹。那些注視他們的“鏡頭”,所展現的是赤裸裸的凝視和暴力。

類似的案例已有不少,人們大多關注拍攝者忽略了邊界,把它含混成一個道德或者行業規範問題。

事實上,這可能已經牽涉到違法。當一個人不願意被拍攝的時候,他的個人隱私和經營權必須獲得尊重,他沒有義務向公眾“敞開自己”。像大衣哥那樣的遭遇,或許需要來自法律層面的幫助。

“關注我可以,但請離我的家、我的拉麵攤遠一些,不要影響到我的生活”,在“拉麵哥”發出這樣的呼聲後,相關平臺採取了釋出公告打擊使用者蹭熱度、惡意炒作、過度消費熱點當事人,處置直播間和冒充賬號等諸多措施。

但從老奶奶如今的遭遇來看,這種現象還需要更強有力的介入和更有效的前端預防措施。這顯然應該是相關平臺該承擔起的責任。

針對此事的始作俑者——那些如禿鷲一般撲向“流量密碼”的主播們,除了輿論層面一遍一遍向他們喊話,更重要的是相關各方透過制度和規範,來對他們此類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約束,剷除這種蹭流量、過度消費熱點當事人的土壤,“用魔法來打敗魔法”。

“流量獵食者”圍獵“賣菜饃老奶奶”,算得上是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意味著,“流量”的獵場幾乎已實現“無死角全覆蓋”。

可一個嬰兒或者完全不懂手機的老人,應該天然地獲得某種豁免權和安全感,因為他們不但是“無辜的”也是脆弱的。

讓老奶奶這樣被動成為網紅的人能迴歸平凡的正常生活,生活空間不被過度圍觀所侵蝕,應成為一種共識。

□張豐(媒體人)

編輯:陳靜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