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違規減刑9次的殺人犯,背後藏了多少腐敗?

“水落石出!”近日,北京市紀委監委釋出關於“郭文思減刑案”中有關人員涉嫌職務犯罪問題調查情況的通報,詳細披露了郭文思家人以直接或透過他人請託相關工作人員並給予款物的方式,謀求關照服刑生活、幫助快速減刑的犯罪事實。一條覆蓋監獄系統、檢察院、法院的交易鏈條被斬斷,一群執法不公、執法犯法的失職失責人員被處分,既回應了社會輿論關注,也有力震懾了違紀違法行為。

對於郭文思的故意傷害行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受害人出於善意,在超市購物的公共場所提醒郭文思正確佩戴口罩,卻遭到對方的侵害身亡。無論是從法律原則來說,還是在社會公義層面,如此惡劣的主觀犯罪行為後果極其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必須受到嚴懲。然而更弔詭的是,翻看郭文思的過往履歷發現,連續9次減刑的改造成效,引發了公眾的強烈質疑。

一個對故意殺人罪不思悔改的罪大惡極之徒,是如何快速減刑,進而再次實施暴力犯罪的?通報給出了問題的答案:14名公職人員及重要關係人的受賄、行賄和徇私舞弊觸目驚心,縱容了犯罪分子的惡行,給人民群眾生命造成巨大威脅,可謂教訓深刻、令人警醒。

事實上,從公安機關到檢察機關,從人民法院到監獄,共同織牢了一張懲治違法犯罪分子的天羅地網。這張網織得越密,違法犯罪的空間就被壓得越小;收得越緊,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就能更好體現。

可是,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一個環節失守,甚至就能帶來一片陣地的潰敗。從監區指導員對服刑生活給予關照,到監獄長報請減刑檔案,再到法官降低稽核標準……縱觀通報全文,“打招呼”侵蝕了公正司法的原則,“禮品禮金”動搖了黨員幹部的信念,人情往來、利益糾葛讓權力變形變味。

這說明,制度不是完美的,對任何潛在的漏洞必須及時填補,對可能留下的窟窿必須完全堵上。確保權力始終在制度籠子裡執行,就要把籠子扎得更緊、更完善、更有力。該把的關口決不能放水,該守的紀律決不能放鬆,對違紀違法問題露頭就要打,對失職失責的苗頭髮現就要改。

這還說明,黨員幹部的弦還要繃緊。幹警、法官、監獄長……多名公職人員或是被金錢俘虜,或是被人情所困,把黨的紀律拋之腦後,對公正司法的職責翫忽職守,丟失了原則底線,觸犯了黨紀國法。有人心存僥倖,有人我行我素,對這些人必須用鐵的紀律揪出來,有多少就處理多少,給群眾一個交代。

以案為鑑、以案促改。“郭文思減刑案”以一條無辜生命的代價發出警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絕不能成為一句空話。誰敢搞腐敗,誰就必須付出代價。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53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民來論:違規減刑9次的殺人犯,背後藏了多少腐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