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時間較中心城市慢9.1小時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周銳)3日在京釋出的一份報告指出,據測算,2019年中國中心城市航空通達時間為5.3小時,副省級以下城市為14.4小時,二者相差9.1小時。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網信辦指導的第六屆智慧城市博覽會在京舉辦期間,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編制的《2020年中國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報告》正式釋出。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沈遲在致辭中說,提升航空出行效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需求,驅動要素流動,帶動社會進步,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換的一項重要課題。

《報告》首席專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研究員說,報告旨在完善城市航空通達性評價指標體系、真實展現當前城市航空通達性存在的短板,科學、客觀地評價航空運輸對旅客出行體驗、對城市競爭力提升的貢獻,以便針對痛點與堵點,精準施策,提升航空運輸整體效率與質量。

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李國棟副院長髮布了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的指標體系,包括2個一級指標(旅客通達體驗度、城市航空輻射度)及8個二級指標(通達時間、網路覆蓋度、有效通達機會、航班均衡度、網路覆蓋率、航空旅客吞吐量、腹地城市GDP及人口規模)。

從時間來看,2019年中國中心城市航空通達時間為5.3小時,副省級以下城市為14.4小時,相差9.1小時,短期內差距難以彌合。

從實現朝發夕返的城市數量佔比看,2019年中心城市除拉薩外,全部實現朝發夕返,佔比97.2%;副省級以下城市數量佔比僅為12.5%。

從胡煥庸線兩側看,東側城市旅客通達體驗度起點高、增速快,西側起點低、增速慢,東西兩側差距呈現逐年擴大趨勢。

馮奎在主持報告發佈會時建議,應加大航空供給側改革力度,既要“建站”,還要“修路”。一方面,堅持航空均等化服務理念,加快支線、邊遠地區民用運輸機場規劃佈局;另一方面,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角度綜合評價,加大支線地區航線開闢力度,豐富完善航線網路結構。

中國地理學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國土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分別並就“十四五”區域經濟發展進行發言。陸大道院士認為,交通基礎設施改善是區域協調發展重要內容,建議將航空通達性納入民航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肖金成理事長建議各級政府、民航局、研究院所加大對航空通達性的關注,共同推進航空通達性學理化研究及實踐應用。(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77 字。

轉載請註明: 報告: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時間較中心城市慢9.1小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