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30萬中國人用10年完成這件事,周恩來稱其“新中國奇蹟”
山西省平順縣境內,距離紅旗渠渠首7.3公里,有一座改雲橋。
61年前,紅旗渠施工現場,一位名叫李改雲的青年黨員,奮不顧身地救下了差點被石塊擊中的同伴,自己卻留下終身殘疾。
2個月後,一位名叫張運仁的施工排長在招呼鄉親躲避啞炮時,被飛石擊中,當場犧牲。一年後,他的兒子,不到13歲的張買江被母親送上紅旗渠,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修渠人。
1960年至1969年,十載光陰,30萬林州人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靠著一錘、一鏟和一雙手,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修築了一座總長1500公里的“水長城”。“高舉紅旗前進”,就是他們的精神引領。
紅旗渠二乾渠。攝於2020年12月
找尋水
若不是親眼見到,很難將眼前這個自己駕駛助動車、嗓門洪亮的老人,與60多年前那場意外聯絡起來。
河南安陽,林州市龍山街道一處社群文化中心,記者見到了梳著齊耳短髮、身穿絳紅色棉襖,領口還露出一抹天藍色紗巾的李改雲。朝記者走來時,她毫不避諱自己腿腳的不便,看到身邊有人伸出胳膊,很自然地把手搭了上去借力。
李改雲的手很有勁,讓人迅速聯想到,當年她身為“婦女營長”,帶領大家眾修渠時的風采。
雖然啟程前已經翻閱無數資料,但見到曾親身參與修建紅旗渠的“當事人”,記者仍想從他們口中找到一個答案——為什麼拼了命也要修通紅旗渠?
李改雲受傷後在病床上。攝於紅旗渠紀念館
20世紀50年代,林縣全縣550個村莊中,嚴重缺水的多達307個。林縣人要用水,必須挑著水桶,徒步走上幾公里山路去取水。曾有一位年輕婦人,在挑水回家的路上絆倒,水灑光了,在絕望和羞愧中,她竟懸樑自盡……在林縣,很多人活了幾十年,卻連嘩嘩的水流都未曾見過。
這讓初到此地擔任中共林縣縣委書記的楊貴分外揪心。他不僅把家搬到了這裡,還下定決心,誓死也要帶領林縣百姓徹底改變命運。“引漳入林”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艱難啟動,從林縣北部的濁漳河開鑿一條人工渠,向鄰省山西跨省借水。短短四個字,卻有萬鈞。
1960年2月11日,天矇矇亮,林縣已經喧囂一片。3.7萬多名村民告別家人,扛起鐵鍬和十字鎬,冒著寒風走向了太行山。走在這支修渠隊伍最前頭的就楊貴,那一天是正月十五。
紅旗渠紀念館,放大數十倍後的“引漳入林”動員令
紅旗渠開工剛滿一週,1960年2月18日,讓李改雲難忘的一幕發生了。
“我一抬頭,看到上面裂開了一條縫。我知道要出事,就喊‘快塌了,趕緊跑!’”可就在這危急時刻,一個小姑娘被嚇傻了,兩條腿像灌了鉛般一動不動。電光火石間,李改雲奮力一撲,把姑娘推向了安全地帶。然而,推出去的手還來不及收回,頭頂的山石就塌了下來。李改雲隨著土石滾落到幾十米外的山崖下,整個身子幾乎全被埋住。
“醒來後,我先把左腿從土裡拔出來,拔右腿的時候只拔出半截,下半截還在土裡……土進到了骨頭裡,現在還有骨髓炎。”60年後再回憶起那一幕,李改雲說話的語調很平緩,遠不及她講述當年如何修渠時的勁頭。
看到記者有些抱歉讓她再次回憶當年的情境,李改雲的善解人意讓人驚訝又感慨:“別人都說我是‘活氣象臺’,提前兩三天就能知道天氣變化——腿痠就是要颳風,瞌睡犯困、腿不得勁,就是要下雨了。”
李改雲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道小組採訪。攝於2020年12月
帶回水
紅旗渠紀念館展廳裡,有一處“從天而降”的情景設計:茅草編織的簡易安全帽一個接一個地串聯在一起,懸掛在展廳上空;下方,整齊排列的炸藥包掛滿了一整面牆;展廳正中央,懸掛了一張放大數十倍的“引漳入林動員令”。
在林縣前後30萬參與修建紅旗渠的隊伍中,有父子,也有夫妻。渠上一直流傳著一句口號:要想打勝仗,孩子老婆一起上。
這得益於太行山革命老區的傳統。在林縣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村民們被按照軍隊連營的建制組織起來。有了組織性紀律性,有了“把水帶回來”的目標,每個人就像一滴水,匯聚成了一條磅礴的大河。
張運仁是30萬鑿渠大軍中第一批上渠的人。1960年4月的一個傍晚,一陣開山炮聲響過,他敏銳地發現,還差一炮沒響。此時,許多工人已經走出了掩蔽洞。於是他大聲呼喊:快隱蔽!
轟隆一聲,躲回掩體的鄉親們一回頭,發現剛挽救了大夥兒生命的張運仁自己卻被山石擊中頭部,永遠地倒下,年僅38歲。
張運仁留下5個孩子,老大張買江在父親犧牲時只有12歲。1961年春節,正月初五,張運仁的妻子趙翠英把兒子張買江送上了紅旗渠。“母親把父親上渠時用的鋪蓋洗乾淨給我,對我說,‘不把水帶來,就不要回家。’”60年後的今天,張買江依然清晰記得當時母親說的話。
紅旗渠二期,要將水從山西河口引入林縣木家莊村。一座名叫狼牙山的絕壁卻擋住了去路:巖壁表面都是堅硬的石英岩,普通的鐵錘鋼釺連砸數十下才打出一個白點,風鑽機鑽壞幾十枚鑽頭,也只能鑿開30釐米。
開鑿隧洞的任務,就這樣就交給了任村公社的300名青年。秉著“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青年們克服嚴寒、糧食不足的困難,白天手握錘子一寸、一寸地向前鑿進,晚上挖野菜、樹皮,甚至濁漳河裡的水草充飢。終於,1961年7月15日,全長616米、全部依靠人力開鑿的青年洞通了。
紅旗渠青年洞
告別水
水是清流,也可以是奔湧的浪潮。
1965年4月5日,林縣人民終於盼來紅旗渠總乾渠建成通水的日子。那天,總乾渠分水閘邊人潮湧動,林縣數萬名百姓都聚集在這裡,焦急地等待開閘通水的一刻。
“譁”的一聲,漳河水流過來了!“我的那個心啊,就和水一起流走了。”即便60年過去,說到這一刻,李改雲的手仍會不自覺地輕捂住胸口,眼圈發紅。“水也流,眼淚也流,水流多長,眼淚就流多長……”她想起了那些年缺水的一幕幕。
向天乞水千百年都未曾如願的林縣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
1965年4月5日,紅旗渠總乾渠通水,16歲的張買江站立在畫面右側
在紅旗渠分水閘現場和紅旗渠幹部學院的大會議室,懸掛著兩幅一模一樣的照片,記錄的正是當天的情景。張買江指著照片右側,站在前排、手捧獎狀的一個小男孩,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這個就是我。”
“父親修渠沒有修成,我修成了!”而今,身為幹部學院的“編外教師”,每當有新一批學員到來,張買江都會講述當年共產黨帶領林縣人民“吃苦在先,享福在後”的精神,講述危難時刻衝在第一線的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
今天來到林州,除了到太行山親眼看一看紅旗渠,還可以到訪山腳下的紅旗渠紀念館。那裡有一隻黑色木箱,參觀者走到那裡,講解員就會請參觀者圍攏,將當年的故事娓娓道來:紅旗渠工程總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彭士俊常年駐守修渠工地,因無處存放生活用品,就買來廢棄炸藥箱存放物資。
彭士俊使用的炸藥箱。攝於紅旗渠紀念館
怕影響不好,彭士俊把收據貼在了箱子上,以示並非挪作私用。翻開炸藥箱的蓋子,內壁上貼著一張泛黃的薄紙,“收據”二字仍隱約可辨。這張巴掌大的收據,也成為紅旗渠修建中制度嚴明的縮影。
而今,林州人早已告別了半個多世紀前缺水的生活。
第一代修渠人李改雲,在林州市圖書館工作直到退休。子承父業的張買江為孩子起名字時,已不再強求有“水”的元素。他的小孫女張寧可邀請爺爺到學校,為大家講述紅旗渠的故事,一個半小時的課,孩子們聽得忘了時間……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紅旗渠精神的傳承,像青年洞巖壁上的“山碑”二字那樣始終鮮活。
離別時,李改雲緊緊抓著記者的手,堅持把記者送到遠處。看著揮著手的她,我們的耳畔響起了採訪中她只說過一次,卻擲地有聲的一句話——
我們林州人,寧願苦幹,不願苦熬!
今日紅旗渠。一切是如此靜謐,而渠水記得一切,人民記得一切。
欄目主編:唐燁 文字編輯:舒抒 題圖來源:舒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