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防疫加碼“六不準”,為何喚不醒有些人?

防疫要硬核,卻未必需要透過加碼的方式來實現。

近日,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指出,疫情防控要防止層層加碼、一刀切,並明確提出了“六不準”要求。其實,就疫情防控中的層層加碼問題,有關部門已提及多次。並且,在去年春節的疫情防控過程中,針對封村堵路等過度防疫問題,以及借防疫之名侵害群眾合法權益等問題,採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然而,從媒體曝光的案例,以及筆者團隊的調查情況看,少數地方還是存在各種加碼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評論丨防疫加碼“六不準”,為何喚不醒有些人?

從政策執行的角度看,“層層加碼”和“層層減弱”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對於任何一項政策,從決策者的視角看,總是有一個“完美執行”的想象,總希望執行者能夠不偏不倚地將政策執行下去。但不同地方,政策情景不一樣,執行就會有差異。

首先,每個地方面臨的目標壓力不太一樣。比如防疫這事,一些地區的風險壓力相對要大一些。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一級一級在傳達疫情防控要求時,就比較容易不斷加碼。根據我們的調查,一些地方農村早在國家衛健委出臺春節返鄉疫情防控要求前,就啟動了去年春節疫情防控的一些措施,包括封村堵路、返鄉人員提供核酸檢測證明等,可謂嚴防死守。但對於大多數南方農村地區而言,其防控還是採取的常規化措施,並無特別舉措。

而每個地方的治理能力,也有差異。總體上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防疫資源較為充裕,面對國家的防疫要求,其應對的空間較大。但對於一些欠發達地區而言,客觀上只能依靠充分動員、集中行政資源、提前介入等措施,開展嚴防死守式的防控。否則,一旦出現突發情況,這些地方的反應能力很可能跟不上。

同時,每個地方的社會基礎也不盡一致。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社會結構和行動邏輯不同,會反過來影響政府行為。大致而言,一些農村地區是團結型的社會結構,村莊往往有較強的一致行動能力,社會關係以保護性為主。這種型別的村莊,對返鄉人員具有較強的接納能力,不太可能採取激烈的排斥措施。也有一些地區,更偏向分裂性的社會結構,村莊內部存在多個競爭性的行動主體,強硬政策比較容易在村莊層面得到迎合。客觀上,防疫政策的核心是“隔離”,製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在分裂性的社會結構中有強大基礎。

可見,基層防疫層層加碼難避免,源頭在於防疫政策是一種剛性政策,要求較高,很多地方都以“壓實四方責任”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其政策力度,基層的壓力本來就比較大。問題還在於,在大多數農村地區,基層的防疫能力有限,應對突發情況的資訊不足。並且,上級不斷強化的疫情防控要求,也使得一些地方社會要求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在這種情況下,疫情防控加碼,層層加碼的現象,也就難以避免。

防疫要硬核,卻未必需要透過加碼的方式來實現。當前,我們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常態化防控措施,包括聯防聯控機制、大規模檢測、精準追蹤以及網格化防控制度,足以應對各種突發疫情。基層只要把人員摸排等基礎性工作做好,把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政策落實好,其實就算盡職盡責了。而對於一些偶然發生的疫情,上級也應分情況追責,儘量給基層減壓。

作者 呂德文(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82 字。

轉載請註明: 評論丨防疫加碼“六不準”,為何喚不醒有些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