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防汛值班室的工作人員在工作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這是無眠的一夜。7月16日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8樓防汛值班室裡,電腦螢幕上不斷重新整理著大浦口、夾浦、望亭(太)、小梅口、洞庭西山等“環太湖5站”的水位資料。每隔半小時,太湖局水文局水文水資源處(水情處)的預報員劉敏和吳娟,都會看一下“太湖遙測系統”的水位,再開啟雷達系統看氣象資料,推算上游來水速率,計算著匯流速度。
值班室另一邊,水旱災害防禦處的值班人員也忙著向蘇、浙、滬“兩省一市”的水利廳、水務局通報著汛情,並透過系統排程沿線水閘開合、調節洩洪流量大小。桌上三臺座機鈴聲此起彼伏,防禦處張昊說:“規定鈴響三聲必須接起,我們早就練就了睡夢中聽到三聲鈴響必接起手機的本事。”
這是焦灼的一夜。23時,水位達4.63米;子夜,漲至4.64米;凌晨2時,當水位分析至小數點後三位時,數值為4.644米;4時20分許,水位突破4.65米!之後雖有波動,但終於在7時穩定在4.65米。連續工作了21個小時的吳娟和劉敏對看一眼:“我們迎來了歷史性時刻!”
帶著倦容,吳娟耐心地為記者“科普”——4.65米是關鍵指標,達到該水位並繼續上漲,就將釋出洪水紅色預警。而研判水位到達的時間,對釋出預警和部署應急監測、防汛措施至關重要,因此水利部、太湖局和各省市都異常關注。
“16日下午,水利部還來電詢問,究竟幾點會到4.65米。雖然降雨的時間和空間爭議很大,但透過計算,我們上報的是凌晨4-6時。實際情況和預報非常吻合。”水情處副處長薑桂花說。
這是矛盾的一夜。“心裡很糾結,一方面希望暴雨別下了,這樣對太湖防洪有利,前線壓力也會減輕。但另一方面,也知道事物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作為預報員,理性一定要戰勝感情,只有將預報作準,才能為排程提供更好的參考。”吳娟說。
為了準確預報,預報員對精度極為苛刻。“標準是誤差不超過正負0.03米,我們自我加壓,目標是不超過0.02米。”吳娟說,大家透過經驗法、水動力學模型、單位線匯流法、借鑑氣象外推法等四種方式,進行著資料推演。每天早晨,3位預報員獨立計算後還要會商,激烈討論後才將修正的資料上傳並製成簡報。
自入汛以來,這無眠、焦灼、矛盾的夜晚,幾乎已成太湖局的常態。雖然忙碌,卻不忙亂。“2016年太湖水位曾達歷史第二高的4.87米,有了4年前的經驗,今年對預報分析更有把握,不再慌亂。”吳娟表示,資訊系統和演算法的更新、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加入,也讓預報思路更清晰、用時更簡短,以前預報一個河網代表站需要15分鐘,今年5分鐘就能快速研判。
早7時到崗,晚11時回家,每晚2人值班,48小時連軸轉是常事……採訪中,預報員手機中“太湖安瀾”工作群不斷跳出新資訊。但誠如群名,只要太湖安瀾,一切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