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話就是好事嗎?錯!優秀家長一定要明白3點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家長喜歡拿這句俗語來教育孩子聽話。
傳統教育觀念中,“聽話”的孩子更受歡迎。在生活中,聽話的孩子,家長少操心。在學校,聽話的孩子,老師省心。
這裡的“聽話”,意指遵從父母或老師的指令,乖乖執行。可是,聽話的孩子一定讓人放心嗎?不聽話的孩子,就真的那麼糟糕嗎?
1、孩子聽話,未必是好事
習慣於聽別人的話,彷彿溫水煮青蛙般,孩子會慢慢地喪失獨立思考,缺乏個人主見,沒有創新精神。所以我們不應該把“聽話”當成教育孩子的捷徑,淪為束縛孩子思想、捆綁孩子行為的鎖鏈。
父母要不要讓孩子聽話,讓孩子什麼時候聽話,什麼時候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我?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儘可能給孩子營造寬鬆的成長環境,平等地對待她,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意見,鼓勵他敢於說“不”。同時,還引導孩子認識到,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說的話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大人們也會經常犯錯。
2、給孩子一點“不聽話度”
允許孩子“不聽話”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不聽話”,給孩子一點“不聽話度”就是對他們創造性思維、創造慾望的保護。
經驗證明,“淘氣”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氣的孩子接觸面廣,大腦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慧。因此,給孩子一點“不聽話度”對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是有好處的。
淘氣調皮的孩子儘管會給老師和父母帶來許多麻煩,但卻是完全可以教育的,而且如果教育得法,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會很有出息。
最好的方法是能對他們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限制他們,否則孩子的“天才”很可能會被扼殺在搖籃中,甚至因不合群受到排斥而變成真正的“問題兒童”。
3、管教不要太死板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會一味地強調孩子聽話,順從父母給他做的任何決定,而是把生活的掌控權漸漸放手交給孩子。
我們想要培養的孩子,應該是不盲目地聽我們的話,而且對所有值得懷疑的問題,都有自己的思考,並且可以無所畏懼地說出來。
最重要的是孩子要有自己的主見,能夠自己權衡事情的輕重,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符合自己意願的決定。
父母應該視情況而定,在一些事情上,多與孩子平等交流,給孩子思考和表達的機會,看看孩子是否有他自己的道理。
成長這條路,是一場永不停歇的修行。孩子是,父母也是。
做個有耐心的“雙核”父母,面對孩子的“不聽話”,不隨意放任,也不苛刻他們變成“完全聽話”的孩子。
希望我們的父母,可以允許孩子做一個“不聽話”的小孩、真實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唯獨不要做只會“聽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