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能實現嗎
歐洲聯盟新一輪對俄羅斯制裁方案因為涉及“全面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措施,引發部分較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成員國牴觸,各國代表定於9日和10日繼續開會磋商如何修訂方案以協調各方利益。
保加利亞:不讓“延期執行”就否決歐盟對俄製裁提案
保加利亞高階官員9日對現有方案公開表達不滿,稱如果歐盟不同意給予保加利亞和另外三個中東歐國家一樣的特殊待遇,保方將行使否決權,阻礙制裁方案透過。
保加利亞副總理阿森·瓦西列夫8日晚接受國家電視臺採訪時說,今後兩天仍繼續協商,“可能需要開一場領導人會議來拍板”,“我方立場非常明確,假如有部分國家享有部分條款免於執行的待遇,我們也要得到同樣待遇”。“如果不能如願,我們不會支援這輪制裁方案。不過,根據眼下的談判情況,我預期不會走到那一步。”瓦西列夫說。
按照歐盟委員會4日交由各成員國代表審議的第六輪對俄製裁提案,歐盟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進口俄石油,即成員國必須在制裁措施生效6個月內停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在年底前停止進口俄羅斯成品油。
近來,歐盟各成員國代表每天碰頭磋商制裁方案細節。歐盟官員透露,為照顧部分成員國需求,歐盟委員會6日提議給予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延期執行待遇,三國可從2024年中或年底再開始執行俄羅斯石油進口禁令,以便有更多緩衝時間對本國石油設施做相應改造。“秉持團結精神,我們仍需要完善一些保障性條款,以滿足那些依賴俄羅斯輸油管道供應石油的成員國特殊需求。”歐盟委員會在8日一份宣告中說。
保加利亞也要求類似待遇,但歐盟認為它理由不充分,不像其他三國有嚴重依賴俄羅斯原油輸入的“客觀困難”。
按照瓦西列夫的說法,保加利亞也需要更多緩衝時間,因為它位於黑海港口布爾加斯的唯一一家煉油廠需要對脫硫設施做升級改造,才能處理非俄產原油。
路透社報道,布林加斯的煉油廠是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是保加利亞目前最大的燃油供應商,加工的原油半數來自俄羅斯。
瓦西列夫說,如果保加利亞不能獲得延期執行待遇,可能導致布林加斯地區遭遇嚴重環境汙染風險,或者迫使煉油廠減產,從而進一步推升燃油價格。
匈牙利總理與歐盟委員會主席討論對俄製裁問題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9日在布達佩斯會見到訪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商討歐盟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問題。雙方均表示會談取得進展,但未達成協議。
在會談後,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發文說,她與歐爾班的討論有助於澄清與制裁和能源安全相關的問題。“我們取得了進展,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
參加會談的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在社交媒體上說,匈方向馮德萊恩詳細通報了歐盟第六輪對俄製裁措施將對匈牙利產生的影響。他說,此輪制裁將給匈牙利帶來巨大問題,將危及匈牙利的能源安全。
西雅爾多強調,匈方要求研究這些問題,只要歐盟委員會不為這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匈牙利就不能支援這一輪制裁。“我們已經取得進展,但要我們改變立場,還需要很多討論。”
擔心被俄羅斯突然“斷氣” 德國準備應急方案
英國媒體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德國政府官員正暗中為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突然中斷的可能性準備應急方案。
路透社報道,上述應急方案由德國經濟部門牽頭準備,凸顯德國能源供應現狀的緊迫性。天然氣對德國鋼鐵、塑膠和汽車行業生產至關重要。
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曾說,想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預計直至2024年中期,德國能源供應仍將主要依賴俄羅斯。
路透社提供的資料顯示,德國去年進口的天然氣中,55%購自俄羅斯。
德國官員擔心俄羅斯單方面停止對德天然氣供應。德國有意避免能源形勢惡化,因此不太願意支援歐洲聯合禁運俄羅斯天然氣。
路透社本月早些時候援引歐洲聯盟官員的話報道,歐盟將在能源領域拓展對俄製裁,傾向於在今年年底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報道說,德國政府應急方案內容包括,向能源企業提供更多貸款和擔保以應對能源價格上漲,以及可能對能源行業關鍵企業實施國有化。
報道說,德國政府正在討論如何推行國有化措施,例如控股俄羅斯石油貿易公司運營的PCK施韋特煉油公司。這家公司位於德國施韋特。德國政府同樣可能買入其他能源企業股份。
不過,德國政府尚未就此做出決定。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正在研判如何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實施能源配給,以及實施能源配給時,企業是否優先於家庭。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4月27日發表宣告,宣佈自當日起暫停向保加利亞和波蘭供應天然氣。
觀察
歐盟欲停購俄羅斯石油 難指望中東補缺
歐洲聯盟連日來就如何實施俄羅斯石油進口禁令抓緊磋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報道,如果歐盟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似乎只有中東國家有能力補足缺口,但對方是否願意補缺,卻是另一碼事。
據國際能源署估計,歐盟若停止進口俄石油,市場缺口為日均220萬桶原油和120萬桶成品油。中東地區擁有全球大約一半已探明原油儲量和可觀的富餘產能。只是,中東國傢俱備技術能力和意願來增加石油供應“救”歐洲嗎?
一些石油分析師說,不要抱太大期望。
美國能源情報出版集團駐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首席記者阿邁娜·貝克爾說,歐佩克成員國中,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產能最為富餘,合計每天250萬桶左右。為平抑油價,美國近期反覆要求沙特在歐佩克與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協議生產配額之外單獨增產,沙特沒有理會,因而也不大可能聽從歐盟的增產呼籲。
阿聯酋卡馬爾能源公司創始人和執行長羅賓·米爾斯等認為,歐盟或許會要求海灣國家把現階段供應亞洲客戶的石油勻給歐洲一部分,但前提是“長期合同存在靈活性,或者與亞洲買家商量好”。否則,此舉可能損害沙特等國同亞洲大買家的關係。
中東地區除了阿聯酋和沙特,伊朗最有可能增加石油供應。一些分析師說,如果美國取消對伊朗制裁,後者日均供應量可增加120萬桶。法國克普勒公司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中旬,伊朗儲存在油輪上的石油已達1億桶,意味著可在三個多月內每天增加100萬桶供應,相當於全球產量的1%。
只是,圍繞美國和伊朗恢復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談判尚未成功。貝克爾認為,美國不會僅僅為了能讓伊朗供應更多石油而簽署一份對美方不利的“糟糕協議”。
英國能源市場諮詢公司CMarkits的執行長兼石油研究主管優素福·阿爾沙馬裡說,伊拉克理論上有每天增產66萬桶的富餘產能。但是,教派分歧和當前政治僵局意味著伊拉克可能無法成為穩定供應源。
分析師們還指出,伊拉克仍缺乏增產所需的基礎設施。貝克爾說:“大家必須記住,石油不是開啟水龍頭就有,它需要投資,而投資產生效益需要時間。”
利比亞的石油生產也經常因政治緊張局勢中斷。4月下旬,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說,一些主要油田和出口終端遭武裝組織封鎖,一家煉油廠因武裝衝突受損,全國石油日產量減少逾55萬桶。局勢5月初才略有緩和。
阿爾沙馬裡說,由於安全域性勢不穩,利比亞主要油田反覆因“不可抗力”而停產,歐盟“幾乎不可能指望”利比亞。
中東地區之外,奈及利亞、委內瑞拉等主要產油國雖有富餘產能,但也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為歐盟補缺。
上述種種意味著,歐盟可能得找美國幫忙。但米爾斯等認為,即便美國增產,也可能既無法滿足、也不適合歐洲需求,緣由是美國可出口產品大部分是超輕質原油,對歐洲市場並不是理想產品,也不利於轉化為歐盟需求更大的柴油。
因此,在阿爾沙馬裡看來,歐盟若對俄羅斯石油下禁令,“可能有害全球經濟”。
本組文/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