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3日電 題:香港有序應對強颱風的底氣何在?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超強颱風“蘇拉”日前掠過香港,香港天文臺懸掛最高級別熱帶氣旋警告訊號“十號風球”超過7個小時。狂風吹倒逾千樹木,造成86人受傷,不過整體而言,在特區政府充足準備和社會各界通力合作下,香港遊刃有餘地將颱風損害降到了最低。
這座四面環海的城市常年面對颱風威脅。資料顯示,1906年的丙午風災和1937年的丁丑風災曾分別導致約1.5萬和1.1萬人喪生。二戰之後殺傷力最大的颱風則當屬1962年的“溫黛”,引致130人死亡、53人失蹤。
迴歸至今,算上“蘇拉”,香港天文臺合共發出5次“十號風球”。當中,除1999年的“約克”捲走一名風帆手和令一人滑倒喪生外,2012年“韋森特”、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均未錄得人員死亡。
可見,隨著時代進步,香港應對強颱風已越來越有經驗。以是次“蘇拉”為例,首先是特區政府統籌有方。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8月31日要求20多個特區政府部門做好應對“蘇拉”的全面部署和準備。
同日下午,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10名官員召開跨部門記者會,面向傳媒公佈全港學校停課、提早開放全港多個臨時庇護中心等舉措。整場記者會參與官員數量多,部署周密而細緻,在臺風來臨之前給予市民要以最好準備應對最壞情況之感。
在“八號風球”生效後,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定翼機,“逆行”前往颱風中心探測風眼,傳回清晰的“蘇拉”風眼和眼壁圖,並將蒐集回來的氣象資料即時傳送給天文臺作後續分析。颱風後,特區政府啟動特首新設的“全政府動員”級別,全力推進善後工作。此機制預先制定各部門候命名單,確保有需要時能立即組成應急隊伍處理事故。
然後是天文臺及時且頻密的資訊播報。回顧歷史,早在1884年,香港天文臺就以鳴炮的方式向市民發出熱帶氣旋警告,1907年開始,用燃放炸藥的巨響代替鳴炮,至1917年首次使用數字颱風訊號系統,而在20世紀60年代,全港共有逾40個懸掛颱風訊號標誌的訊號站。
如今,在發出熱帶氣旋警告訊號前,天文臺通常會作出哪個時間段正式發出訊號的預告,市民可大致預期颱風何時來,有充足時間作出相應準備。如此的資訊發放節奏帶來的是心裡有底的可控感。
1日晚上近11時,筆者在所居住的一個海邊社群高層屋內,聽到窗外風聲呼嘯,看到屋內吊燈搖擺,甚至還能體感到整棟樓在輕微搖晃。此時說一點不擔憂必定非實話,但片刻後便已知悉天文臺稱此時“蘇拉”最接近香港。原來如此!於是心裡想,那應該稍後風力便會減弱。
再者是香港有較完善的防災減災措施。建築物須達“防風指標”之餘,還有一套斜坡安全系統管理山泥傾瀉風險,而應對臺風引起的暴雨,香港多處包括跑馬地、大坑東、上環、秀茂坪安秀道都設有地下蓄洪池,另有雨水排放隧道等其他防洪設施。因而市區水浸“黑點”越來越少。
最重要的是,香港市民早已深諳如何防風、避風。颱風來臨,躲在室內減少風險。待颱風離開時,市面又迅速暢旺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