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利用廢棄礦井開發旅遊,這在北京並無先例,沒有明確的牽頭審批部門,也沒有具體的辦理流程……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門頭溝區政協專委會五室主任鄭華軍帶來《關於明確千軍臺礦原井下巷道再利用審批路徑的建議》,介紹了千軍臺煤礦的歷史沿革和轉型之路,指出京西“一線四礦”轉型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議。
近年來,隨著門頭溝區實施大氣汙染治理、生態修復工程,千軍臺煤礦、王平村煤礦、木城澗煤礦、大臺煤礦陸續關停,門頭溝區告別採煤史。隨之而來的“一線四礦”協同發展,成為京西礦區轉型的重點專案。 所謂“一線四礦”,即依託門頭溝至大臺的鐵路線,打造“旅遊(+通勤)專線”,並在沿線“王平、大臺、木城澗、千軍臺”四礦發展特色文旅。
“四礦”中的千軍臺煤礦於2015年10月停產,其保留的地下巷道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在千軍臺煤礦的轉型發展方面,鄭華軍在提案中介紹,利用礦區1.9萬平方米的地面建築、3千米井下巷道,京能集團與華北科技學院聯合建設的“國家級安全應急實訓科普基地”,並試執行礦洞小火車,目前已經改造完畢,可服務於北京乃至全國的應急管理、安全城市執行的科研、教學和實訓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為助推礦區轉型發展,京能集團與其他企業合作,對千軍臺煤礦地下井巷的開發進行了具體規劃,設計利用井下原始環境和煤礦關停後留存的猴車(礦用架空乘人裝置)、礦車、溜煤槽等採礦機械,開發科普體驗專案,但手續辦理存在較大困難。鄭華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最大的難點就在“地下”,煤礦工人下井作業需要透過入井資格培訓考試,而對於遊客下井體驗,這樣要求並不現實。他在提案中介紹,經與市級相關部門溝通,地下礦井巷道旅遊開發在北京地區尚屬首次,在立項審批、專案建設、經營許可、安全生產等方面都並無先例,也沒有明確的牽頭審批部門和具體的辦理流程。
鄭華軍在提案中建議,千軍臺礦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市場潛力等具備打造成為世界級礦山轉型專案的條件。為更好地展示京西千年採煤文化,突出工業遺存特色,提升帶動“一線四礦”轉型發展,建議市政府明確牽頭審批部門,在立項審批、專案建設、經營許可、安全生產等方面協調確定審批路徑,加快推進京西“一線四礦”及周邊區域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