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守規矩、鳩佔鵲巢,老年代步車還要灰色到何時

由 宗政從蓉 釋出於 綜合

工作一天開車回到家,卻發現小區的停車位被老年代步車佔據;著急忙慌地開車去辦事,卻發現公共停車位上滿是老年代步車……這樣的場景,在北京相當普遍,給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
在一般理解中,停車位是留給小轎車的,老年代步車鳩佔鵲巢自然不佔理,但物業等主體管起來難度頗高。
為啥?雖說老年代步車基本都是四個輪子加兩排座位,但怎麼定性一直懸而未決。具體到了小區裡,一會兒它自恃體積與汽車一般,理直氣壯地佔據一個停車位;一會兒它又自認動力與“電驢”無二,駕駛和停泊時見縫就插。以模糊的身份佔著兩邊的便宜,自然打破了公平、帶來了矛盾。物業公司想管卻苦於沒有執法權,基本上只能以調解平息分歧。若是遇到素質高的車主,道個歉移下車就皆大歡喜;若是遇到素質不高的,則可能各講各的道理,徒增矛盾。
以更大視野來看,在灰色身份的掩護下,老年代步車衍生的問題已經不侷限於佔用停車位。造車不需要資質,各種小作坊各行其是,成千上萬輛代步車根本沒有合格標準;購車不需要稽核,司機幾乎都是“練兩把就上路”,給道路安全帶來隱患。說它是機動車,卻無牌照、無保險、無駕照;說它是非機動車,卻屢屢在機動車道上肆意躥行、搶道行駛。由於老年代步車的存在,司機、行人不得不瞪大眼睛、處處避讓、時時小心。相關部門不是不想管,可管起來確實棘手。商家不是“無照經營”,工商只能袖手旁觀;產品未出現“質量問題”,質監無從插手;交警直撓頭,不知道該按哪類規則執法……
老年代步車就這樣在監管之網的縫隙中長成龐然大物,成為社會癰瘡。
要明確老年代步車的身份,不僅意味著修改規定上的幾句話,還是一場凝聚共識的持久戰。
實際上,隨著《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的實施,以及《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的修訂,老年代步車已經被定性為機動車。但考慮到多元複雜的社會具體情況,相關的管理細則還沒有出臺。這其中,有巨大的存量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也有代步車司機多是老年人,處理起來做工作不易的現狀。種種困難交織,意味著消除這一隱患,不能靠單打獨鬥,需要相關部門和廣大市民攜起手來。前者牽頭協調、主動作為,儘快扎牢制度的籠子;後者提高認識、算好大賬,約束好自己的行為。說到底,
任何藉口都不是危及交通秩序和安全的理由,人人都貪圖一時之便任性“代步”,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誰都寸步難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