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江匯洋外公李成國
圖為江匯洋父親江寧鹽
圖為江匯洋
“今年是我入黨的第十個年頭,這麼多年來,從我的祖輩、父輩身上看到的那種‘以身作則,一絲不苟,時刻以人民利益為先’的黨員精神激勵著我,從小的耳濡目染,我深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意義和職責所在……”在武原街道的一場演講比賽中,參賽者江匯洋講述了這樣一段話,也現場開啟了一家三代共產黨員的往事回憶。
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這張照片拍攝於1982年,照片上這位在農田裡的人就是我的外公。”1992年出生的江匯洋喜歡看這些長輩們留下來的老照片,也喜歡聽長輩講過去的事。翻看家裡的老照片,細心的江匯洋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在很多照片中,外公經常是褲腳捲起,袖子擼起,衣衫上也常帶著泥漬。外公告訴她,那些日子裡他要時常捲起褲腿,擼起袖子,耘田施肥;他要時常帶領鄉親,在滿是泥土的路面上挖泥做路,在滿是汙泥的河道里挖河種樹,那段和泥土打交道的日子,很辛苦,但很難忘。
江匯洋的外公叫李成國,今年86歲高齡,已有63年黨齡。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李成國從20多歲的小李到40多歲的老李,二十多年時間一直是當時齊家鄉的一名普通鄉村幹部。那時鄉下的事情繁瑣複雜,既要解決自留地問題、糧食問題、村民矛盾問題,又要處理社員掙工分、公社小隊長“躺倒不肯幹”問題……“在我外公心中,這些都是人民的問題,一定要幫大家解決好,他一直和我說這樣一句話,黨員一定要為群眾辦實事。”江匯洋說道。
在外公李成國的講述中,有一件事讓江匯洋印象深刻。一次去村民小李家時,李成國看到米缸裡米已見底,當時小李家中又有5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看到眼前這一幕,李成國把當時放在兜裡的所有糧票和錢都給了小李,雖然那時他自己家裡也常常吃不飽,一碗小青菜要分兩頓吃……“90後出生的我,從來沒有體會過吃不飽、錢要分著花的感覺,聽外公講述這段往事時,心裡很感動,更加敬佩他。”江匯洋說道。
江匯洋說,在外公李成國這名63年黨齡的老黨員身上,她感受到了以身作則,時刻以人民利益為先的黨員精神。
一本舊教材的意義
在江匯洋父親江寧鹽的書桌上,一本舊教材一直放置在書桌最顯眼的位置,書頁已經明顯發黃,翻開書,依稀可見上面用黑筆、藍筆、紅筆寫下的密密麻麻的筆記,還有細心貼上的一項項補充材料,江匯洋知道這本書是父親眾多業務學習資料中的一本,是父親珍藏的“寶貝”,20多年來一直陪伴在父親身邊。
江寧鹽是一名普通的稅務幹部,40多年來一直在海鹽縣稅務局工作,200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女兒江匯洋的印象裡,父親的書房裡一直累著一堆堆厚厚的業務書,透過這堆厚厚的書籍經常能看到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在燈下鑽研業務知識的父親。“下班回家吃過晚飯,父親就會到書房裡,學習最新的稅務知識,每天如此,只不過眼鏡從當年的近視眼鏡變成了現在的老花眼鏡了。”江匯洋說道。
從父親身上,江匯洋說她學到了一絲不苟的黨員精神。父親江寧鹽40多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平凡的稅務崗位上,雖然沒有幹過什麼波瀾壯闊的大事,但卻不忘初心,用精湛的業務能力和忠誠擔當,抒寫了一名稅務工作者對平凡崗位的執著堅守。
一封感謝信的故事
在江匯洋的電子郵箱裡,有一封來自義大利稅務總局的信件,信件的內容是:“感謝江匯洋在‘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期間給義大利代表團提供的專業、熱情、細緻的志願服務……”
在外公和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江匯洋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18歲那年,憑藉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出色的學校表現,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5年從浙江財經大學畢業以後進入了海鹽縣稅務局工作至今。江匯洋是個熱心姑娘,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長大後她也將這份熱心帶到工作中,她熱愛公益事業,多年來一直積極地投身在各種志願服務中。
經過層層地外語選拔,江匯洋成為了一名國際會議志願者,先後服務過金磚國家稅務局長會議、第48屆亞洲稅收管理與研究年會、首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等會議,服務過俄羅斯、印尼、義大利的代表團,也接待過各國際組織代表。“我是一名黨員,無論在哪裡都要展現黨員的形象,作為一名國際會議的志願者,更要牢記這一點,要用心去做好服務工作,要將祖輩父輩身上的黨員修養傳承下去。”江匯洋說道。
江匯洋說,作為一名志願者更要有不怕苦的決心。記得一次活動中,傍晚11點左右她被告知一成員還未歸,凌晨4點多又接到代表電話,稱其母親去世需要馬上回國……這些突發情況,對於一名年輕的女孩來說壓力不小,但她想起外公的堅韌,想起父親的執著,這些精神力量默默鼓勵著她。“我知道,不管再累都要竭盡全力提供最好的志願服務,那天晚上我通宵聯絡各方,趕往機場,最終圓滿地處理了這些突發事件。”江匯洋說道。
一家三代接續傳遞黨員為民服務的接力棒,從一張老照片,到一本舊教材,再到一封感謝信,它們很微小,但承載的是平凡黨員的一份份熱忱初心;他們很普通,但傳承的是祖輩、父輩、當代青年人身上那質樸而滾燙的黨員精神。
(藍媒聯盟海鹽縣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