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歷史上,聖彼得堡這座城市曾當過200多年的國都。這是一座古老而悠久的城市,沿著溼瓦河畔,一排18世紀的宮殿最建築;縱橫交錯的市內大街旁,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飾有雕刻和噴泉的廣場、公園到處可見,個城市給人的印象是宏偉、美觀、整潔,具有迷人的魅力。
這是一座文化之城,曾培養出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遺傳學之父瓦維洛夫、合成橡膠之父利勃代夫等許多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列寧格是許多俄國著名文學家如普希金、果戈裡、陀斯妥也夫斯基長期生活和進行文學創作的地方。列寧格勒交響樂團和基洛夫芭蕾舞團也是世界聞名的。
歷史沿革
在寬闊的涅瓦河注入芬蘭灣的地方,形成一個三角地帶。這裡自古就是一片森林和沼澤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這裡人煙稀少。18世紀初,彼得大帝一世釋出命令在涅瓦河中的一座小島上修建要塞。根據沙皇的命令,幾乎全國所有的工匠都來到這裡工作,任何靠岸的船隻必須裝載有砂石。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彼得-保羅要塞終於建成,從此,城市建設就沿著涅瓦河畔兩側和要塞四周延伸、擴張。1712年彼得一世將首都從莫斯科遷移到聖彼得堡,到18世紀中期,聖彼得堡已建成堪與歐洲大城市相媲美的美麗城市,成為俄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1861年俄國解放農奴的命令就是在這裡簽署的,獲得自由的農因無地可種,無房可住,就紛紛流向城市,一方面促進了城市設,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城市階級的分化與。1914年後,聖彼得堡一度改名為彼得格勒。1917年在列宇的領導下。布什維克在彼得格勒舉行武裝暴動,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1924年彼得格勒改名為列寧格勒。1935年列寧格制定了城市全面整治計劃。正當列寧格勒的城市建設闊步前進的時候,二戰爆發。從1941年9月8日一1944年1月27日。納粹德國的軍隊包圍了這座城市,並進行狂轟濫炸,城市中的工廠和建築物受極大的破壞,大量居民傷亡,市內還發生產重機荒。
然而,英勇的列寧格勒人並沒有屈服,他們一面堅持工作,一面進行英勇不屈的抵抗,終於在1943年1月18日突破納粹的封鎖,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今天,當人們來到“列寧格勒捍衛者紀念館”,首先可以看到廣場上聳立著峨巍的英雄紀念碑,碑的兩側有兩組參加抵抗鬥爭的戰士和民兵的塑像。進入館內,在四周牆壁上點燃著象徵被德國圍困900天的900支蠟燭。
戰後的重建與發展
二戰結束後,幾淪為廢墟的聖彼得堡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在十年裡建設的樓房相當於戰爭前全市樓房的總和,等於十月革命前的喪聖彼得堡。新建的樓房一般不超過十層,樓房密度不大,以保證綠化和有充足的陽光。
其次是大力恢復工業生產。在20世紀初聖彼得堡就已建成為俄國的工業基地,同時服務業也相當發達。俄國的報紙、電報和汽車等首先在這裡出現。在恢復傳統工商業的基礎上。聖彼得堡制定了城市發展整體計劃,到蘇聯解體前夕,聖彼得堡已擁有400多家科研機構,40座高等學府、800大家大型工廠、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到了蘇聯總產值的5?
蘇聯解體後的聖彼得堡
蘇聯解體後,聖彼得堡從列寧格勒改回原名。蘇聯解體後那幾年,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經濟陷入動盪萎靡,聖彼得堡也無可避免地裹足不前。直到2000年後,聖彼得堡才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如今,聖彼得堡已發展成全俄僅次於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總人口510多萬,是俄羅斯重要的經濟、科學、文化、交通樞紐之一。
這座城市尤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機械聞名於世,它擁有俄羅斯最大的原子能機械製造廠,汽車年產量近40萬輛,佔到了俄羅斯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主要是日系、韓系與美系汽車。
俄羅斯最古老的造船廠海軍軍部造船廠也在這裡,在冷戰時期,它生產出了世界第一艘原子破冰船,第一臺科研潛水器,40多艘核潛艇,被譽為“大洋黑洞”的基洛級潛艇也是這家造船廠製造出來的。
最近幾年,聖彼得堡經濟發展較快,遠高出俄平均水平,在2018年足球世界盃這一年,有850多萬遊客光臨這座城市。資料顯示,2019年聖彼得堡GDP總量750億美元,人均GDP接近1.5萬美元。
如果把聖彼得堡的GDP總量放在中國,大概相當於哈爾濱或泰州、台州的經濟規模。在中國城市GDP總量50強榜單中能進入第43位,約是一弱二線城市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