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所”搭舞臺,UP主、自媒體大V電波共論城事

“未來之所”搭舞臺,UP主、自媒體大V電波共論城事

十四五開啟,新徵程啟航,未來五年,上海如何乘勢而上,創造新奇蹟、展現新氣象?如何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各區如何錨定主線、應對短板,推進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青春上海、阿基米德、話匣子聯合制作的“展望‘十四五’ 創造新奇蹟 展現新氣象——2020對話區委書記”系列節目於12月1號起在上海新聞廣播FM93.4《市民與社會》播出。

“未來之所”搭舞臺,共話“十四五”正當時

“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目前,上海各區的十四五規劃正在擬定和意見徵詢中。系列節目緊扣這一中心工作,在“聚焦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居民代表、自媒體代表、社會組織代表、青年代表等,與16區區委書記一起共論、共商、共議,構建“開門問策坦誠交流”的對話空間,切實彙集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共繪上海未來發展藍圖。

“未來之所”搭舞臺,UP主、自媒體大V電波共論城事

本次節目錄制地點都極具代表性和未來性,比如閔行虹橋商務區“虹橋匯”、寶山石墨烯展廳、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普陀中以創新園、嘉定遠香湖畔、青浦長三角金融產業園等。在“共繪藍圖”環節,現場市民代表,在空白地圖添上“夢想一筆”,描畫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規劃,表達市民心聲。家住在閔行區的自媒體“天袁地坊”負責人袁煒是規劃相關專業出身,現場擔當起“夢想藍圖”講解員。讓校園像“花園”一樣、讓“嘉閔線”早日變成“實線”、讓“濱江留白區”綻放文化新風景……區域藍圖由市民自己描畫、自己解讀,節目匯聚起區域發展的人民“關注”、人民“需求”和人民“建議”。

聽青年聲音,開“聲源”通渠

今年是“對話區委書記”系列節目舉辦的第六年。六年來,該節目一直致力於構建開門問策、坦誠交流的多元對話空間。力求傳遞“人民”建言,以“聲”凝聚“人民群眾的精神力量”。規劃未來,代表未來的青年人們關心什麼?擔心什麼?渴望什麼?能否更多聽到他們的聲音?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開展16區青年的調研,並將調研結果透過“青年建言”帶到現場。

閔行區青年代表湯旭輝在節目錄制現場,對“閔行區有近65%的青年表示在閔行小區停車難”的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引發倪書記居住小區停車也難的共鳴。大家一起規劃:如何透過“緩解小區停車難”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帶來高品質生活。節目現場邀請微博博主、B站UP主、自媒體人等具有網路影響力的青年參與對話,從90、00後視角帶來對區域發展的觀察。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身份的市民代表,不僅與區委書記暢談發展,代表之間也產生互動火花,構建起共論共商的熱烈氛圍。

“未來之所”搭舞臺,UP主、自媒體大V電波共論城事

節目還邀請外國企業代表等參與節目,帶來具有全球視野的發展建議。比如寶山區的節目錄制現場,請到了在上海工作10年的西德科東昌汽車座椅技術有限公司德籍總經理DR.STELLING,寶山區委書記陳杰聆聽STELLING博士對寶山未來發展的建議。

對話現場,沒有臺上臺下,大家圍坐一圈,如同一場沒有圓桌的對談會;所有參與嘉賓都佩戴“小蜜蜂”話筒,隨時呼應即興發言,讓對談更加暢所欲言,真正達到“共話十四五,共繪同心圓”。

今年對話現場首次引入360度球型攝像機,全程錄製捕捉所有嘉賓影像。“吐槽”時的微表情、代表們情不自禁的小動作、書記“劃重點”的肢體語言、激發共鳴時的真情流露等等,都可以原汁原味呈現。短影片、系列音訊、新媒體圖文推送將形成矩陣傳播,全景呈現“2020對話區委書記”這一面向未來的意見彙集平臺,讓區域未來發展的著力點有更多市民參與,助力區域發展凝心聚力、共創新奇蹟、展現新氣象。

作者:王筱麗

編輯:郭超豪

責任編輯: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33 字。

轉載請註明: “未來之所”搭舞臺,UP主、自媒體大V電波共論城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