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愛卡汽車 導購原創]

今年5月份,北京一次性釋放了2022年度新能源小客車指標,6萬多張增量“綠牌”進入市場。排隊多年,許多市民終於等到了購車資格。然而,真到了手握牌照的時候,人們又陷入了選擇困難症。春夏之交的季節裡,至少有五位朋友找到我,尋求購車建議。關於內外飾設計,大家普遍有著明確喜好和態度。因此,話題往往聚焦於動態效能。“XX車好不好開?”幾乎每位前來諮詢的朋友,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的確,對於普通使用者,動態效能就像盲盒那樣充滿了未知數。人們希望車子容易上手,卻無法對“好開”形成具體認知,更不必提評判標準和競品對比。車評人口中的“好開”,在消費者眼中往往非常模糊。一臺好開的車,應當具備哪些特質?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件事。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平衡與協調,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很難。整車層面,需要考慮動力匹配與底盤標定是否協調,NVH特性是否符合產品取向。動力部分,想要在保證動力性的前提下兼顧經濟性,無疑需要精雕細琢。底盤方面,操控性與舒適性是否平衡,剛度與阻尼是否恰當,前軸與後軸、壓縮與復原是否協調,都是值得深挖細思的東西。

在有限的成本內,找到動態效能的最大公約數,關鍵在於效能整合。整車製造商之所以被稱為主機廠,是因為它可以高效率地整合各方物料和資源,最終打造出具有豐富特性的汽車產品。這就好比一袋麵粉,既可以做成刀削麵,也可以做成陽春麵。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但調料不能亂撒。甜味太多,會蓋住鹹味。酵母不夠,包子會變成鍋貼。火候過頭,食物便不再鮮美。烹飪如此,汽車亦如此。做好效能整合,必須平衡方方面面。當然,目標使用者不同,“平衡”的定義也就有所不同。運動型車突出駕控體驗,舒適取向的車則把安靜、愜意擺在首位。在這個中心思想下,各方面效能應當做到和諧統一。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先來說與加速踏板(油門)相關的效能——駕駛性。如果咬文嚼字,你很可能對駕駛性產生誤會。事實上,駕駛性(driveability)專指動力系統的表現,而非動態效能的總稱。在這裡,drive表達的是“驅動”之意,而不是“駕駛”。只不過,習慣成自然,業界通常把“driveability”翻譯成“駕駛性”。讀者朋友們只需記住,駕駛性的本意是驅動性或動力性。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響應遲緩的車,動力釋放永遠比油門輸入慢半拍,讓人乾著急,彷彿反射弧比青藏鐵路還長。遇到其他車輛加塞的場景,你只能“束手就擒”,任由對方鑽來鑽去。相反,動力響應快的車能夠及時將右腳力度轉化為扭矩輸出,營造出“直給”的感覺。

請注意,低延遲不等於“賊”,響應性和平順性可以兼得。想要兩頭開花?線性且善解人意的踏板標定必不可少。為了實現“車隨心動”,踏板特性應具備出色的比例感。如果初段太敏感,車子就容易一躥一躥的,城市駕駛很難做到柔順。繼續深踩,反而感覺後備動力不足。如果初段太平緩,動力系統就會給人留下慵懶的印象,日常駕駛需要踩很深。到了踏板中後段,曲線又迅速變陡,導致駕駛者難以精準控制動力輸出。

許多時候,踏板特性甚至是一個動態計算量。面對平緩的油門輸入,動力系統應當儘可能紳士,讓人能夠以1km/h為單位細膩地控制車速。催促油門時,動力系統應該迅速收緊,讓輸出變得更加積極。為此,駕駛性工程師需要結合交通場景,在軟體中插入豐富的策略。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有些車剎車初段偏賊,輕踩就有明顯的減速效果,給人以“制動積極”的第一印象。然而,這不利於精準控制制動力,走走停停工況下容易造成“點頭”。踏板特性前陡後平,容易讓人高估制動效能。到了後半段,制動效果又不夠積極,激烈駕駛沒有信心。反之,踏板特性前平後陡容易讓人摸不準制動效能的上限,日常駕駛缺乏信心。應該來說,駕駛性評價和制動效能評價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區別在於一正一反。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談操控,穩態是基礎,瞬態是進階。為了提升操控性,做好前後平衡是必要條件。在彎道中,許多家用車表現掙扎,前軸首先突破抓地力極限,造成僵硬的轉向不足。更糟糕的情況是,後軸穩定性欠佳,導致失控風險顯著增加。想象一下,在曲率逐漸收緊的匝道里,車子突然發生轉向過度,未經專業培訓的駕駛者必定感覺心驚膽戰。在家用車領域,安分的車尾是基本要求。當然,運動型車需要傳遞樂趣,底盤設定可以稍激進些。讓車尾適當變“活”的同時,保持足夠的收斂特性,反而可以讓駕駛者收穫成就感。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相比響應本身的快慢,前後軸一致性更值得關注。假如車頭指向慢,車尾動態相對積極,駕駛者就會覺得車子懶洋洋的,心底索然無味。假如車頭響應很快,車尾卻跟不上節奏,駕駛者就有種失落感。剛給出轉向輸入的時候,駕駛者以為操控輕盈靈活,最後卻等來了公共汽車般的滯重感。近年來,有些家用車靠底盤標定和可變轉向比營造出瞬態響應積極的假象,在4S店試駕中佔盡便宜。若是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前後脫節,心情一落千丈。

響應線性度同樣需要格外關注。家用車可以沒有快如閃電的響應,卻不應犧牲線性度。簡單來說,轉向輸入、側傾幅度、側向加速度之間應當建立良好的比例感。舉個簡單的例子:方向盤打10度,側向加速度為0.1g;方向盤打20度,側向加速度為0.2g。前不久測試的某款配有後輪轉向的車子,在高速變道時線性度非常糟糕,響應與輸入缺乏合理的對應關係。哪怕響應不算慢,它依然給駕駛者造成了極大困擾。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如今,大部分汽車選擇了電動助力轉向機(EPS)。EPS提供了寬泛的設定空間,轉向手感可輕可重。可輕可重,說的不是一味地輕或一味地重,而是該輕時輕、該重時重。舉個例子,即便是全世界最運動的車子,在泊車場景下也不需要沉甸甸的轉向。低速轉向力要適度輕盈,降低駕駛者的輸入強度。速度提起來以後,清晰的中心位置有助於安心駕駛,避免不小心帶偏方向。在彎道中,轉向反饋要足夠清晰,讓駕駛者瞭解抓地力“進度條”在什麼位置。在基本功紮實的前提下,提高轉向手感的“解析度”,做到油潤順滑,則是高階車型該有的素質。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道路鋪裝千變萬化,任何量產車都無法完全忽視舒適性。普通使用者對舒適性的感知,通常侷限在減速帶和沙井蓋這類場景。然而,這只是行駛舒適性的一小部分。通常來說,舒適性可以劃分為一階舒適性(一階平順性、初級舒適性)、二階舒適性(二階平順性、次級舒適性)以及單項衝擊(離散衝擊)。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一階舒適性指車體運動,是車輛使用中最常用到的舒適性指標。應對正常路面起伏,車身運動要做到輕柔、流暢,避免突兀感和漂浮感,保證舒適性的“穩重感”。車身起伏應當做到幅值小、動作緩,這便是底盤工程師經常提到“呼吸感”。二階舒適性對應車輪控制,方向盤、地板、座椅、扶手上的振動要儘可能輕微,提升舒適性的“細膩度”。中國消費者對簧下餘振十分敏感,“鬆散”“拖沓”等抱怨常出現於各大汽車網站。

在國內,使用者還非常關注單項衝擊性能,如上文提到的減速帶或沙井蓋。這時候,乘客希望吸收充分、衝擊圓潤、收斂迅速,簡而言之就是又柔又整。無論採用怎樣的底盤硬體,上述特性都很難完美兼顧。舒適取向的車子應優先保證衝擊柔和,可以容忍一定的簧下餘振。運動風格的車子則需要突出“乾脆勁兒”,快速收斂被擺在前面,衝擊可以偏強,但不應太過生硬。

駕乘之道 在於平衡

駕乘之道,在於平衡。相比於競品,某款車可以沒有獨特優勢,但不應存在明顯弱點。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老牌主機廠早已摸清門道,“規模化作業”駕輕就熟。不容否認,傳統大廠沉迷於打造平淡、中庸的車子,某種程度上丟掉了靈魂。但依靠完善的流程、深厚的積累,它們至少保證了基本的“好開”。相比之下,中國車企特別是本土造車新勢力還有很多功課要補。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讓我們看看真實案例。某新勢力車企在產品開發階段,邀請使用者進行動靜態內測。實車體驗過後,使用者對配置設定、座椅舒適性和行駛舒適性提出了改進意見。配置和座椅方面,使用者反饋非常具體,開發團隊能夠直接抓住問題關鍵。但到了動態部分,雙方理解出現了偏差。

使用者普遍反饋,新車過減速帶時“底盤太硬”,要求“再軟些”。經過車企內部的流程傳導,調校工程師放鬆了減振器阻尼,以追求所謂的鬆軟質感。可事實上,評審樣車的真正問題是欠阻尼,導致懸掛發生限位衝擊。這樣一來,乘坐層面缺乏厚重感和包裹感,聽覺層面也會強化對顛簸的感知。想要填補使用者與研發之間的溝壑,就需要搭建起“翻譯”橋樑。很多時候,“翻譯”真不是使用者調研報告中的圖圖表表那麼簡單。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行駛安靜、過坑柔和、動力平順,這是中國消費者對家用車的基本要求。如果照搬海外版標定,國內使用者很可能產生抱怨。網友口中的“原汁原味”,很多時候無法適應國內道路條件和交通環境。想明白這一點,就不難理解新能源變革對使用者的價值。在上述三個方面,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具備天生優勢。尤其是駕駛性:依靠電驅動系統,中國品牌基本抹平了與海外(合資)品牌的差距。要知道,這曾經是中國品牌的最大短板,也是勸退買家的致命一擊。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當駕駛性不再是問題,中國品牌還缺什麼?在筆者看來,底盤效能仍需補足。誠然,某些中國品牌車型已經做出了亮點(甚至優於合資競品),比如滾動舒適性、單項衝擊性能。然而,在某些相對“隱蔽”的方面,中國車仍有提升空間。例如俯仰控制,大部分中國車停留在“一般”或“較好”水平,沒能達到令專業人員滿意的程度。4S店試駕時,使用者或許感知不到問題,但購車後,隨著用車時間的延伸,車主會漸漸發覺事情不對頭。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比如,某款中國品牌為了改善後軸垂向衝擊柔性,選用了剛度較低的彈簧。處理減速帶時,它的確展現出相當不錯的吸收能力。然而,面對正常路面起伏,底盤就徹底露餡了。前後偏頻搭配不合理,導致後軸追不上前軸,車身俯仰非常誇張。這就好比數學90分,語文卻不及格。考試考得越多,就越是感慨門門功課80分的不易。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轉向啟動是否順滑?助力響應是否及時?轉向力、保持力、回正力的搭配是否合理?中心位置是否足夠突出?手力與響應的關係夠不夠和諧?更宏觀地說,夠不夠利索?在上述方面,中國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時間,需要投資,更需要熱愛駕駛的汽車人。歸根結底,人才是評判好壞的最終標尺。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致讀者: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顏必有物》欄目經歷了整整一輪春夏秋冬。我們談駕駛,話情懷,偶爾也聊汽車圈“八卦”。執筆《顏必有物》欄目,於工作是為了分享知識,於個人是為了記錄感悟。發自內心地說,撰寫專欄為繁忙的工作增添了一抹顏色,也再次點燃了我對汽車的熱情。我們由衷地希望,《顏必有物》能在千篇一律的車評內容之外,為讀者朋友們創造新的思考空間。

家人和密友問道,閱車無數之後,我是否依舊熱愛汽車?電氣化來勢洶洶,我是否依然飽含熱情?答案不言自明。對於真正的硬核車迷,在駕駛中發現車與車的細微差別,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快樂。今天,我樂意擁抱未來,接納電驅動革命帶來的種種改變。10年、20年之後,我會記得曲軸和活塞的美好,繼續讚美燃燒的魅力。用油還是用電,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今天,《顏必有物》欄目迎來了終結篇。動態效能是個十分寬泛的概念,涉及車輛開發的方方面面。必須承認,今天的我還停留在探索階段,無法完整駕馭這一話題。從認知到行動,道阻且長。幸好,作為汽車人,我還有大把時間可以揮霍,在人生的下一站繼續求索。

精彩內容回顧:

人人都談“操控性”,可它究竟是什麼?

底盤舒適性,真就是“減速帶評車”?

轉向手感,真就是汽車圈的最高玄學?

中國車還缺什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509 字。

轉載請註明: 車子“好開”,究竟是在說什麼?淺談汽車動態效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