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8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刊登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稱雖然在目前中美關係持續惡化、臺海局勢不明朗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一些外企打算把他們在中國的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國家,甚至還做了一些考察,但他們最終都放棄了這一計劃。
因為他們發現,其他國家沒有有效替代中國的能力。
《洛杉磯時報》的這篇文章是以一家中國南方的外資電子工廠為視角展開的。該報稱,自從2018年美國特朗普政府開始對中國的產品徵收沉重的關稅後,這家外資工廠的創始人Fabien Gaussorgues就已經開始盤算要不要把工廠搬到其他國家,以抵消美國政府的做法給該廠帶來的經濟損失。
但4年後,儘管中美關係的進一步惡化,臺海局勢的不明朗,以及新冠疫情的衝擊,都令他越發想把工廠轉移到更能躲避這些風險的“安全”地方,但最終他發現,這很難做到。
這是因為,雖然Fabien Gaussorgues早在2019年就已經將越南作為替代中國的潛在目標進行了考察,甚至已經進行了前期的籌備,但由於這麼做反而會導致他的成本進一步上漲,他不得不在8個月後放棄這個計劃。而且,越南那邊的生產效率也遠遠比不上中國:一個產品的原型在中國可能只需要三週就完成,在越南則需要6個月。
Fabien Gaussorgues還表示,他也考察了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印度。其中泰國的問題在於地方腐敗和零配件的供應不行,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則因為地處南海這個地緣政治熱點地區,同樣讓他不放心。印度雖然生產成本低廉、零配件更容易獲得、且地緣政治上也更加“安全”,但也存在招不到穩定的工人、供應商的發貨時間不穩定、部分電子元件仍然需要進口——甚至從中國進口等問題。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道,像這種擔心地緣政治等風險希望將工廠搬離中國或“多元化”生產線的在華外企,其實還有不少,但這些企業也都遇到了與Fabien Gaussorgues同樣的困境:搬離中國的難度太大。給這些外企提供顧問和法律服務的機構亦表示,雖然這些企業的客戶們都希望企業能夠多元化生產線,但這些客戶並不清楚這麼做有多麼困難。
從這些企業和機構的說法來看,這些困難主要包括生產效率跟不上客戶的需求、勞動力短缺、很多零配件和原材料還需要從中國進口、以及在新的工廠可能會面臨的供應鏈混亂問題等等。而這些問題最終都會推高把工廠搬出中國後的生產成本,令這種做法得不償失。一家給歐洲企業提供諮詢服務的公司負責人就表示,他有很多客戶在遇到這些困難後,最終都不得不放棄在中國之外多元化生產線的計劃。
另外,根據《洛杉磯時報》的介紹,那些本就仰仗中國市場的外企,除了繼續留在中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那些生產模式屬於低成本、高產量的企業,則從中國的物流和基礎設施中受益巨大,所以即便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這些企業也不願離開。
最後,《洛杉磯時報》還指出,其實中國方面也在想辦法給外企重新注入信心。該報尤其提到今年8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在一場電話會議中強調要發展外資和支援外企。
根據中國新華社的報道,今年8月17日胡春華副總理在北京出席全國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增強外貿發展動能,推動進出口發展進一步向好,為穩經濟作出更大貢獻。要積極支援外貿企業獲取訂單、穩住市場,保障糧食和能源資源等進口安全,確保外貿物流暢通,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上海美國商會的會長鄭藝(Eric Zheng)也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仍然希望保持其世界工廠的角色,因為中國是有競爭力的,很多地方政府也都在非常積極地追求跨國企業,願意給這些企業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