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對於相當部分人來說並不算稀罕物件了,很多家庭都有能力買車,在買車之後自然需要考慮很多跟汽車有關的東西,買車之後最大的花費就是油費了,因此大家對於汽油還是比較關注的,目前來說國內的汽油分為三種標號,分別為89號、92號和95號,標號越高油品越好。
說到油品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國外有些國家的汽油是完全無色的,比如說德國,就和水一樣,然而國內的汽油大部分都是黃色的,不少人都說國內汽油之所以是黃色,那是因為加入了比較多的新增劑,質量沒有國外的好,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針對這個問題中石化的官方也是給出了正面的回應。為啥國外汽油無色,而國內卻是黃色?是質量不好嗎?看中石化咋說。
根據中石化的說法,其實國外的無色汽油並不能算是真正銷售的汽油,它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初裝油”,這種“初裝油”成分比較穩定單一,但經濟性比較差,因此不適合作為普通汽車的使用油。
初裝油一般常見在進口汽車的油箱中,而大家看到從進口汽車油箱中抽出來的油是無色的,就會誤以為國外所有的汽油都是無色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初裝油僅適合剛剛出廠的新車,因為新車的銷售時間和地點無法確認,也就是說不知道這些新車什麼時候能夠賣出去,能夠賣到哪裡去,因此使用這種油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當然也有人問,為什麼同樣是汽油,有的時候顏色卻不一樣呢?顏色不同一般來說受到三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產地,產地的不同導致開採的時候汽油內所含成分和比重不相同,顏色自然會有差別。
第二是加工時採用的工藝有所差別,原油在煉廠加工的時候,加入不同的新增劑,也能使汽油的顏色出現差別。
最後就是存放的時間了,油品在存放的時候,存放油庫的不同以及時間的不同,會導致汽油產生不同程度的氧化,氧化程度的不同,即使使用同樣工藝煉出來的油品,顏色也會有所差別。
很多人都說國內的油品很差,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要知道國內作為油品消耗的大國,在煉油方面存在很大的優勢,就拿目前使用的符合國六標準的汽油來說,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即使是柴油,也達到了歐盟標準,甚至部分已經超過。
那麼對於國內的油品,大家是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