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中式父母總是最無私奉獻的,他們為了孩子可以辛苦操持一輩子。從孩子誕生開始,教育、撫養、送出去讀書等等,成年以後還要幫扶著結婚,幫忙帶孫子,時常還需要補貼他們。
“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老了以後還不敢住在一起,怕遭到孩子們嫌棄,這一切都只是因為為人父母,希望孩子們好。
一、70後寶媽無奈吐槽:“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
黃阿姨已經快五十歲了,趕上計劃生育,家裡只生了一個女兒。好在孩子從小就乖巧聰明,讀書成績一直很不錯,前兩年從國外畢業回國,留在了大城市。
女兒工作兩年,都是租房子住,有時候離公司遠,早上六七點就要起來,晚上遇到專案繁忙的時候,經常加班到最後就沒有車回家了,只能打車。
“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黃阿姨讓女兒租一個離公司近一點的地方,看了好幾家房,要不是就是房子合租不乾淨,要不就是單組太貴採光也不好。以女兒現在的經濟水平還承擔不起,一個月幾千塊的房租。
有時候租房子還會面臨半夜被房東趕出來的經歷,押金退還也非常困難,最後心疼女兒的黃阿姨,和老伴商量以後咬牙給女兒買了一套兩居室。
每個月讓女兒自己還貸款,首付付了一大半,花光了黃阿姨的積蓄。黃阿姨那時候認為反正就這一個女兒,老伴和自己還沒退休,還能幹幾年,再給女兒存點嫁妝錢就可以了。我們養老,這老家的房子到時候還能賣掉治病,我們住養老院都可以。
“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二、結果不到一年,黃阿姨就開始後悔
1. 買完房以後,孩子回家更少了
黃阿姨吐槽從買了房子以後,女兒就很少回家了,因為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小窩。平時就和朋友聚聚會,週末約著去周邊轉轉,在大城市有了歸屬感,逐漸忘了在老家的父母。
老人和子女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少,彼此的生活也不再瞭解,很難有共同話題可以探討。有時候打電話也就是瑣碎家常,擔心女兒有沒有吃飯,有沒有睡好覺等等。
2. 女兒不願走進婚姻了
有了房子以後,黃阿姨發現女兒的擇偶要求變高了,想讓對方也有車有房,最好能是本地人。阿姨催婚以後,女兒卻說自己一個人過得挺好的,並不覺得孤單啊!
“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因為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有了家的感覺,所以對於婚姻就沒有那麼嚮往了。而且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後,想法會變得不一樣,要求自然也會提高,肯定不能接受沒房子的物件,結婚以後住進自己的房子。至少也是同等實力,大家一人一套房才好嘛!
3. 買完房以後女兒變得更熱愛工作了
本來就很少回家的女兒,買完房要還房貸,還想買臺車過自己的小日子。於是還搞起了副業,有時候半夜才能回家休息。行程排得滿滿的,黃阿姨都開始擔心女兒的身體了。
因為有了壓力以後,孩子們會更加有上進心,也有些人在父母買完房子以後,變得沒什麼上進心。想著房子都有了,實在不行讓父母幫忙還房貸,自己的工資養活自己就成。
“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無論是哪一種心態,都是因為有了房子以後,就有了底氣,不會擔心沒錢露宿街頭。
三、無論是不是給女兒買房,父母在乎的不是錢
其實無論是否給子女買房,父母在乎的也不是錢,只是想讓孩子們多回家看看他們,父母就不至於那麼孤獨。
子女的想法有時候和父母相差比較大,需要多溝通,相互之間都要包容。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何況是兩代人呢?所以彼此保留一部分的空間,做自己的事情,偶爾相互關心,有親情在。
“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父母對子女也需要多包容,有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生活,也是一種成長。畢竟孩子大了,總會有自己的福氣,不用太擔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15 字。

轉載請註明: “再有錢也別給女兒買房!”,70後寶媽訴苦,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