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近一段時期以來,中外高層互訪密集。3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剛結束中東六國行程。應王毅邀請,東南亞四國及韓國外長在3月31日至4月3日之間訪華。有分析認為,中國正試圖阻止美國形成一個對抗中國的聯合陣線,對此中國專家表示,中國的外交空間很大,朋友圈很大,夥伴很多;中國對外闡述政策和態度,增信釋疑,客觀上可以緩衝美國對華圍堵政策。
在今天抵達中國進行訪問的四國外長是新加坡外長維文、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印度尼西亞外長蕾特諾和菲律賓外長洛欽,他們於3月31日至4月2日對中國進行訪問。緊接著韓國外長鄭義溶將於4月2日至3日訪華。
3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結束對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聯酋、巴林、阿曼訪問之際表示,中國將同六國繼續在彼此核心利益上堅定相互支援,這是此訪的最重要成果。
談及此訪同六國達成的成果與共識時,王毅說,應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民族尊嚴,豐富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應抵制將意識形態強加於人,反對打著人權旗號干涉別國內政;應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高舉多邊主義旗幟。
更早些時候,王毅在廣西桂林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並達成中俄四點戰略共識和四大努力方向,位居四大努力方向之首的即在核心利益問題上做彼此的堅強後盾。
此外,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也將於今天結束對匈牙利、塞爾維亞、希臘、北馬其頓訪問行程。官方新聞稿顯示,除了加深與各國軍隊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魏鳳和在和四國領導人會見時傳遞了中方聲音。比如與各國領導人會晤時,魏鳳和表明新疆等涉華核心利益問題上中方的立場和原則,也介紹了新疆建設發展的真實情況。
同時,魏鳳和此行和到訪國同樣取得在彼此核心利益上相互支援的重要成果。比如,魏鳳和在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會晤中表示,感謝塞方對中國核心利益給予堅定支援,中國也完全支援塞方走獨立自主道路。
日本時事通訊社的一篇文章表示,在美方加強與歐洲和日本等同盟關係的背景下,中國為動搖“對華包圍圈”正積極在歐洲及中東展開外交活動。分析認為,中國一直試圖阻止美國形成一個對抗中國的聯合陣線,“中國和美國都在希望吸引支持者”。《紐約時報》中文版的一篇文章表示,“官員們否認這些外交活動的時機是有意的安排,但所傳遞的資訊很明顯,中國希望把自己放在主要挑戰者的位置,挑戰以美國為首,通常以民主、尊重人權和遵守法治為指導原則的國際秩序。”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周波31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拜登執政後在外交政策上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推行美國傳統的民主價值觀,二是拉攏同盟國。“但這兩點的實施效果並不明顯,根據美國某非政府組織的調查,在全世界,包括在所謂最具代表性的“民主國家”,民主價值觀都呈現退化趨勢,比如去年在美國爆發了毆打黑人致死事件,今年爆發了國會騷亂。”另一方面,美國拉攏同盟國共同制華,在歐洲主要是拉攏北約國家。但在2019年北約的峰會上,北約官方表態,認為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目前,北約也沒有公開稱中國為對手。北約大部分成員國和中國貿易總量都很大,認為中國是歐盟的貿易伙伴。因此北約國家也不會完全按照美國既定方針行事。”
周波認為,基於這兩點,中國的外交空間很大。“中國的朋友圈很大,夥伴很多。單從軍事外交而言,中國和150多個國家有良好的交往關係。魏部長此次訪問也不是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外交訪問,是正常的軍隊外交活動,並沒有針對性。中國始終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開展對外軍事交往,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合作關係。”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範宏偉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拜登上臺之後宣稱美國回來了,要調整特朗普時期不照顧盟友感受的行為。而最近歐盟在新疆問題上對中國實施制裁就是政策調整的“成果”之一。
範宏偉認為,在當前中美在相關領域急劇碰撞的情形下,五國外長應邀來訪,中方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要闡述中方的政策和態度,增信釋疑,客觀上可以緩衝美國對華圍堵政策。另一方面中國和這些國家之間有很多合作議題,“東盟各國多次表態不願在中美兩國之間選邊站,而在最近剛剛結束的美韓2+2會談後,韓國也明確表示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中國和這些國家有很多合作的議題,比如進一步推動RCEP的實施,以及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