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南京市的陳克秋老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這枚紀念章是黨中央今年首次頒發的紀念章,頒發物件是黨齡達到50週年、一貫表現良好的黨員。“母親很喜歡這份禮物,她對黨有一種深厚的情感,一連戴了兩天都不肯摘下,覺得這是千金難得的榮譽。”陳克秋的女兒董俊新說。
陳克秋是一名光榮的新四軍老戰士,她於1941年3月入黨,至今在黨80年。1921年,不但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這一年,同時也是她出生的這一年。時至今日,雖然年事已高,老人依舊對那段革命崢嶸歲月記憶猶新,說起學生時代參加革命,後又建設新中國時,仍是聲音洪亮,熱情不減。
1921年,陳克秋出生於樂清北白象的一個大戶人家,而她和三姐陳洛漣關係特別要好。1938年凜冬,正值日寇入侵中華之際,在溫州中學就讀的陳洛漣、陳克秋及幾個同學去皖南參加新四軍。她們行程數百里,抵達安徽涇縣中村——新四軍教導總隊第八隊(女子隊)駐地,實現了心中的革命夢想。
在中村接受半年多的學習後,陳克秋到雲嶺軍部軍需處學習財會。又學習6個月後,她被派到軍教導總隊隊務處擔任會計,姐姐陳洛漣則調軍參謀處任職。姐妹倆雖身處不同的崗位,但同樣為革命事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後,新四軍在鹽城泰山廟重建軍部。4月,為保證華中抗日根據地對敵鬥爭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在政委劉少奇和代軍長陳毅的直接領導下,新四軍在鹽城成立了江淮銀行。江淮銀行是直屬軍部建制的新四軍第一個金融機構。陳克秋被任命為新四軍財經部的金庫主任和隨後成立的江淮銀行金庫主任,那時她年僅20歲。部隊領導看中她忠誠可靠,放心將財政大權交到她的手上。也就在同一年,陳克秋加入了共產黨。
為了守護黨的“錢袋子”,她特意縫製了一件灰色背心,將10多公斤重的金條全都縫在背心口袋裡。“人不離金、金不離人!”這是她給自己下的死命令。
每天揹著金條,還要隨時轉移,讓她吃了不少苦。“冬天渾身冰涼,夏天大汗淋漓。”陳克秋說,每當睡覺時,她最渴望的就是能睡在稻草上,這樣能輕鬆不少。這件“金條背心”,她兩年不離身,直至1943年春,部隊穩定後才取出金條上交。“讓我背金條的時候,沒有任何手續,我上交的時候,也沒有任何手續,完全憑著黨性。”陳克秋說,黨信任她,而她也盡己所能回報這份信任。
實際上,不僅陳克秋對黨很忠誠,她的姐姐陳洛漣也是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1943年反“掃蕩”期間,陳洛漣和丈夫田守堯在“小沙東海戰”中雙雙壯烈犧牲。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二年,陳克秋才在報刊上讀到姐姐姐夫的犧牲經過,當下心如刀絞,悲痛欲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克秋從事多年行政工作,1955年以準團級別轉業到地方工作,1985年從江蘇省文化廳離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母親謀的是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而非個人的苦樂,她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黨和國家。”董俊新說,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們兄弟姐妹中4人紛紛加入共產黨,立志將愛國、愛黨的傳統傳承下去。
藍媒聯盟•樂清融媒體中心記者: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