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上海的互相成就,已然是車圈內的一段佳話。短短三年時間,上海超級工廠已經成為特斯拉全球的重要產能基地,甚至在2021年為特斯拉直接貢獻了51%的產能。
反觀上海,也憑藉特斯拉工廠的建設,2021年全市拿到了1500億的汽車產值,同年上海其他車廠產值合計只有100億。帶來的除了高產值,還有大規模就業機會。
訊息顯示,僅是2021年11月,特斯拉就宣佈目前上海工廠仍有4000名員工缺口,按照這個規模來計算,將來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可小覷。
中國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特斯拉目前主要出口中心,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與其說是工廠,不如說是印鈔機。
上週釋出的財報顯示,特斯拉的第一季度總營收為187.5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1%;特斯拉的淨利潤為33.1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58%。
將成本控制做到極致後,特斯拉的單車毛利率正不斷提升。資料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車毛利率為32.9%,同比增長6.36個百分點,遠超寶馬、賓士。
與此同時,特斯拉國內交付量仍在攀升。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國內的交付量便達到了18.2萬輛,而特斯拉第一季度全球總交付量都才31萬輛左右,也就是說,特斯拉第一季度在國內的交付量佔了全球總交付量6成左右。
讓各大城市加入到對特斯拉工廠爭奪的,除了規模效應下釋放出來的強大經濟資訊,還有特斯拉巨大的產能缺口。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總產能為450000輛,其中出口約15萬輛,其餘交付中國市場。今年特斯拉的交付目標是將近150萬輛。但在疫情、缺芯等情況下,產能不足已經出現預警。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提高產能成為關鍵。
今年,特斯拉已新增兩座工廠,馬斯克表示,柏林超級工廠和得州超級工廠陸續投產,但初期兩座工廠的產能增長緩慢,預計明年將進一步提升產量。此前財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公開表示,公司正在為新工廠進行選址,今年年底可能會有相關資訊公佈。
國內各大城市的爭奪戰也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之前已經有瀋陽、廣州、深圳、青島、宜賓、重慶、合肥、武漢、西安等9個城市與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專案傳出“緋聞”。
近日珠海也加入了這一陣營。4月24日,根據珠海產業發展大會披露資訊,珠海近期重點對接新能源整車製造專案,已初步洽談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及優品車,探討合作可能性。按照規劃,珠海未來新能源產業叢集的產值將超2000億元。
對於特斯拉來說,當地產業鏈配套是否完整,是其選址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疊加市場需求和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扶持,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本土化優勢。出口便利性也是一大重要因素。這一點上,手握珠海港的珠海市有著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
不過最終特斯拉第二工廠選址將花落誰家,仍然讓人期待十足。畢竟有了上海的範本,能夠吃到這塊蛋糕的話還是很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