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何在2021年恢復元氣?

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新聞》日報網站12月22日刊載題為《世界如何在2021年恢復元氣》的文章,作者系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劍橋大學王后學院院長穆罕默德·A·埃裡安,文章總結了2021年讓人樂觀的四個理由,以及需要在哪三個方面儘早果斷採取行動,以避免重蹈覆轍。全文摘編如下:

對世界各地的人們來說,最大的希望或許是2021年將是出現良性轉變的一年:經濟迅速復甦;企業渴望透過“調整了大小的”經營模式轉守為攻;各國政府則談論“更好地重建”。

讓人樂觀的四個理由

有四個理由讓人對2021年感到樂觀。首要一點是,科學家和藥企一直在竭盡全力研發新冠肺炎疫苗,這些研發活動往往得到政府以直接和間接資助的方式給予的大力支援。一旦疫苗可以廣泛接種,將為經濟和社會互動恢復正常所需的群體免疫創造條件。

第二,相當一部分私營部門——在完全開放的資本市場所提供的充足低成本融資的支援下——一直忙於思考和規劃疫情大流行之後的世界。企業希望在擺脫危機時能夠在復原力和效率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此外還讓運營敏捷性和思想開放性得到提高,這是隻有在它們被迫進入高度不確定和不均衡的危機管理模式時才能獲得的能力提升。

第三,疫情期間固有的管理困難凸顯了公司及地方與中央政府存在的種種領導力缺陷。新冠肺炎帶來的衝擊還暴露了全球與地區協調行動方面的嚴重失敗,促使人們更充分、更廣泛地認識到小機率、高影響力的“尾部事件”。所有這些應該起到讓以往的治理結構加快進行急需的調整的作用,這樣才能適應當今更加多變的現實。

最後,疫情期間許多國家和社會的方方面面被迫面對各種自然實驗,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可持續性、認知多樣性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這種轉變反過來可能會讓許多地區的隱性經濟執行模式出現急需的改變。我們不能持續不斷地借未來的錢,我們現在可以而且必須做出更大努力,確保子孫後代有更多的資源,這樣一來他們也會過上比父輩和祖輩更富裕的生活。

我擔心的是,由於我們無法果斷地消除疫情所造成的破壞,這四種可能性會受到影響。以前肯定也出現過諸如此類的情況,即有缺陷的過程讓經濟無法達到充滿希望的目標。

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許多決策者迅速慶祝針對全球陷入持續多年衰退這一現實威脅所取得的勝利,可是他們對確保危機過後強勁有力、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長期增長卻沒有給予多少關注。

在三個方面儘早行動

為避免在2021年全世界擺脫疫情之際重蹈覆轍,決策者必須在三個方面儘早並果斷採取行動。

首先,我們需要確保我們能夠在與新冠肺炎共存的情況下更好地生活。即便在疫苗獲得批准後,生產並分發疫苗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此外,無論是高接種率還是持久效力都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我們可能要在2021年下半年之後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的水平,甚至連這個時間表也是樂觀的估計。許多發達經濟體迫切需要抑制新冠肺炎感染率,同時迅速形成至關重要的檢測和追蹤能力,加強治療並改進溝通。政府和公共衛生機構尤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強化這樣一個資訊,即雖然謹慎對待新冠肺炎涉及種種困難與犧牲,不過這是保護自己、家人及社群的唯一辦法。

第二,各國政府必須現在就採取措施(如實現基礎設施現代化、投資綠色經濟、對勞動力進行再培訓、改革稅收制度)以應對在可能實現的經濟增長方面所面臨的持續上升的長期壓力。如果政府不能迅速採取行動,疫情過後的世界將充斥企業破產和長期失業的現象。企業集中化程度會更高,全球化則日漸式微,競爭力會下降,收入、財富與機會的不平等會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生產力會降低,支離破碎程度加劇,參與度和接觸機會減少,家庭財務不安全程度則會提高。所有這些會在供需兩個方面給經濟復甦設定長期並且難以克服的結構性障礙。

第三,決策者必須解決金融與實體經濟脫鉤的問題。

如果不能在這三個必要事項上迅速採取行動,就會大大增加疫情過後全球經濟陷入增長乏力、不平等現象過於嚴重、社會撕裂加劇和金融波動週期性發作模式的風險。目前,由於與疫情相關的遺留問題以及長久以來和新近出現的結構性變化,太多的人已經面臨失去固定經濟來源的風險。

要在2021年實現經濟大幅反彈並在此後保持強勁與可持續的增長,需要的遠不止是一劑新冠肺炎疫苗。不過,透過大膽的舉措、具有感召力的領導以及一點點運氣,決策者可以幫助全球經濟走上正軌。

世界如何在2021年恢復元氣?

12月28日,巴西聖保羅一家店鋪的櫥窗內擺出“2021”字樣。 新華社發(拉赫爾·帕特拉索攝)

來源:參考訊息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97 字。

轉載請註明: 世界如何在2021年恢復元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