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其實只有一款車,那就是高爾夫,壓短一點叫做POLO,拍扁一點叫做尚酷,加個屁股是速騰,改個名字叫做邁騰,拉長一點是帕薩特,再加長一點點就是輝騰,揉成圓的就變甲殼蟲,拍成方的就變途安,加高底盤是途觀,再撐大一點就是途銳。”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個段子,過去那些年裡,大眾的新車一款接一款,但前臉總是亙古不變的“VW”車標+幾條橫向鍍鉻條設計,以及車內千篇一律的T字形中控佈局,被車主們親切地稱呼為“套娃”設計。
當然了,在那些年裡,這種“套娃”風格,被官方親切地稱呼為家族式設計語言,對於車企來說,採用同一套設計,既可以樹立統一的品牌形象,又能夠有效降低設計成本,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但對於今天的年輕消費者來說,車不再是單純的代步工具,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著一個人的品味、形象等等。所以老一套的“套娃”做法很快就不吃香了,從備受追捧到逐漸被調侃、嫌棄。
於是基於年輕人對於個性的追求,不少合資車企又紛紛開啟了全新的“套娃”模式,即基於同一款車型,做一些外觀、細節、配置的微調,由此誕生出全新的車型。
比如豐田的卡羅拉銳放和鋒蘭達,RAV4榮放和威蘭達,本田的凌派和享域,CR-V與皓影,飛度和來福醬,大眾的途鎧和探影,探歌和途嶽等等,美譽其名“姊妹車型”。
有趣的是,消費者對這一招還挺買帳的,上述這些車型,大多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這也讓不少人好奇,從被嫌棄到直呼真香,“套娃”做法為啥就變得受歡迎了呢?
個性化需求,激發更多細分市場
貝爾德在《新生代消費者要什麼:個性時代的品牌生存法則》一書中指出:
“95後”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他們隨時線上。他們可能還沒有完全成熟,而且有著看似矛盾的價值觀——個性化、協作、獨立、多樣性、知識性與實用主義,但他們是全球網際網路的中堅力量,消費潛力不可小覷。
比如當下很多新消費品牌的崛起,其背後代表的是年輕一代消費人群觀念轉變,包括為情懷買單、為信仰充值等等。
這就要求產品本身必須具有足夠的在品質和顏值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傳播手段和品牌構建與打造上,具有顛覆性的內在的心理邏輯和精神價值引導。
從商業邏輯上來說,以往那種只要投入資源足夠大,聲量足夠大的舊思維,在今天已經行不通了。我們會發現,當下市場被無限地細分,很多新崛起的品牌並不追求規模的龐大,而是在它所倡導的產品理念和品牌價值的範疇之內,做到極致,吸引特定的人群。
這樣你就能理解,車企為什麼要重複“套娃”操作,不斷細分出更多車型和品牌,為的就是精準接近潛在消費者,吸引特定人群為之買單。
架構化造車,使得“套娃”成為基操
當然了,要想做到如此操作,也離不開當下架構化、平臺化的造車實力。當年大眾敢以“套娃”設計走天下,就是依託於MQB平臺的造車功力。
透過架構、平臺進行造車,使得其通用化率越高,意味著零部件的共用率越高,併兼容不同的車型種類,即儀表盤、空調出風口、方向盤等零部件可以在不同車型上通用。這使得車企得以規模生產從而降低採購成本。
另一方面,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率,還可以減少研發過程中反覆驗證,有利於供應商穩定提升零部件質量。
更關鍵的是,架構化造車的另一優勢在於豐富的可調節原件,包括軟體方面的調校,比如動力、轉向、制動。有些品牌要求制動好,有些要求舒適性,有些消費者喜歡比較激進的動力風格,這些都可以透過模組化進行解決。
並且得益於大資料時代的技術進步,以及智慧工廠升級,透過協同設計資源、研發資源、供應鏈資源,從而進行相應的任務編排,足以讓主機廠實現精細化生產,甚至做到先下單,再生產的操作。
這樣即便車企細分出再多的品牌和新車型,只要它的絕大部分零部件是通用的,底層架構設計是通用的,那麼就能夠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快速並準確地將不同產品生產出來,交付給使用者。
車企的任何操作,都是為了讓車型產品多佔領一分市場份額而存在的。對於車企而言,如果能夠帶給市場更多更豐富的選擇,精準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那麼即便是被吐槽“套娃”,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