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工作萬無一失,她每天給自己上了8個鬧鈴……吉娜娜是北京交通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她在國家體育館從事上下車引導的志願服務,這項工作看似並不複雜,卻時刻需要志願者嚴謹的工作態度。
2021年,吉娜娜透過北京冬奧組委的考核,成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國家體育館交通領域的志願者,具體工作內容是上下車引導。各國參賽人員來到國家體育館,見到的第一批志願者就是上下車引導人員。到來時,吉娜娜需要引導參賽人員進入場館;離館時,她會幫助參賽人員快速找到車輛,或為他們提供約車服務。
做好這項工作不能僅靠熱情,提供的資訊須準確無誤。吉娜娜將繁雜的資訊梳理得井井有條,並要求自己做到四個熟知:熟知閉環內各路班車的執行路線和執行時間,熟知各出入口車輛人員的通行許可權,熟知各類人員的上下車地點,熟知各類車輛的停靠位置。
場館每日正式執行前,吉娜娜和同事們需要提前到達場館,更新場館閉環內所有的班車時刻表。上下車引導需要在戶外站崗,在冬奧會服務期間,為抵禦戶外的低溫,瘦小的娜娜大部分時間貼著暖寶寶。
在冬奧期間,吉娜娜還承擔了場館閉環內各類工作人員和大閉環志願者的訂車統計工作,每天早上在群裡準時傳送次日場館各領域的訂車需求單,晚上還要等待派車單做好後、轉發給各領域訂車人。為保證工作不出紕漏,她每天給自己上了8個手機鬧鈴。
從事交通領域服務,需要經常處理突發情況。冬奧會的一個比賽日,有10多位斯洛伐克運動員來到國家體育館觀賽,由於比賽結束時間較晚,他們錯過了返程的高鐵,讓這一行人不知該如何應對。吉娜娜和同事們瞭解到對方的困難後,臨時為他們安排到閉環內的計程車,解決了這一行人的燃眉之急。
吉娜娜雖從事的不是語言服務,但英語交流是大多數志願者要面對的考驗,上下車引導更是如此。她努力將英語說得標準,但聽到的卻是來自加拿大、捷克、丹麥、日本等不同國家口音的英語,很多表達並不標準,需要仔細辨別才能明白對方的意圖。吉娜娜還會為安檢口的工作人員提供簡單的英語翻譯,以方便進出場館的外國人快速解決問題。“透過此次志願服務,讓我和外國人交流變得大膽,英語交流能力有很大進步,更是漸漸喜歡上了英語。”吉娜娜說。
歷經過冬奧會的閉環管理,志願者的身體和心理不免出現疲勞,但每每遇到運動員對他們豎起大拇指,吉娜娜感覺就像在給自己充電。北京冬殘奧會她將繼續堅守崗位,考慮到冬殘奧會的特殊性,吉娜娜也在適時調整服務。她不斷提醒自己,殘疾人在身體上雖和健全人不同,但大家的內心是平等的,當他們需要幫助時一定要全力以赴。
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攝影/本報記者 黑建軍
感言
“細微之處見關愛,點滴之事傳溫暖。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外國友人的一句‘謝謝’,交通領域同事的一句‘辛苦’,班車師傅的一句‘冷嗎’,安保領域的一句‘小心’……都讓我心底湧起汩汩暖流。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能夠服務北京冬奧會和北京冬殘奧會,這既是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我始終認為,志願者為他人送溫暖是職責、為他人帶來安全感是使命、讓世界看到一個自信陽光的中國是擔當。”——吉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