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19日電(記者周相吉、康錦謙)“這個新廁所不臭。”湛藍天空下,藏族大叔益西站在自家實用又美觀的新廁所前,格外高興。
秋末冬初,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下木拉鄉則工村村民益西家,益西熱情地拉著記者參觀家中的新廁所。嶄新的瓷磚、時尚的潔具,手按式沖水按鈕映入眼簾,新廁所被勤快的益西打掃得既乾淨又整潔。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過去,下木拉鄉家家戶戶用的都是旱廁,廢舊板子圍四邊,兩塊木板搭起蹲坑。一到夏天,又髒又臭,蒼蠅亂飛,氣味熏天。“以前外地客人還沒進村,首先聞到的就是臭味,都不好意思喊人到家中坐。”益西說。
近年來,按照“便民、健康、生態”的原則,下木拉鄉已累計在9個村實施了“六改三建一加固”的廁所改造。下木拉鄉還透過農牧民夜校開展健康教育,制定村規民約,每月開展家庭環境衛生評比,促進農牧民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還為鄉村旅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牛欄咖啡、露營基地、旅遊山莊、現代農場……隨著環境越來越優美,川西高原上過去一個無名的藏鄉小村,這兩年變得越來越熱鬧,遊人如織。
甘孜州道孚縣溝爾普村第一書記、成都市郫都區援藏幹部夏添帶著記者漫步在磨子河邊,藏式民居色彩濃郁、棟棟碉樓造型優美。走近一看,家家都靠牆修建了“小塔樓”。
這些“小塔樓”其實是道孚傳統藏式民居的廁所。過去,村裡人居環境比較差,村民衛生習慣也不好,這些外表漂亮的廁所散發著糟糕的氣味。
2018年,甘孜州“廁所革命”工作啟動。夏添決心改變村裡的狀況。他請來專家,專門制定了方案。按照方案,改造後的廁所幹淨衛生無異味,非常適應高原環境,而且成本低。
一開始,村民們並不支援,嫌麻煩。為帶動村民們的改廁熱情,夏添決定選5戶進行試點改造,而且自己親手給村民們安裝。
他開上小貨車,去市場挑選防凍的管材,回來後,挽起袖子就跳入一戶村民的廁所下面,開始鏟糞坑。那是老鄉家的“陳年老池”,開啟以後氣味刺鼻,夏添沒忍住吐了出來,但還是繼續堅持鏟。
在夏添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投工投勞。很快,全村的廁所都得到了改造,溝爾普村再也沒有了“廁所煩惱”。
小廁所事關大民生,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記者從甘孜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瞭解到,近三年來,該州各行業新改(建)公廁871座,新改建農村戶廁83842戶,推行“共享公廁”517座,無數高寒地區的農牧民享受到清潔健康新生活帶來的便利。(參與採寫:葉強平)(完)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華社